问答详情

请问我奶奶去世了留下一套房产,请问遗产税一般缴纳多少呢?

继承 2019-04-21 10:3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遗产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死者留下的遗产征税,国外有时称为“死亡税”。目前有专家建议5年以后开征遗产税,起征点至少应在500万元以上。事实上,中国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还存在一些困难。
      遗产税如何征收?   遗产税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征收的税。理论上讲,遗产税如果征收的当,对于调节社会成员的财富分配、增加政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财力有一定的意义。
    遗产税常和赠与税联系在一起设立和征收。但是,为了吸引投资和资金流入,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故意不设立遗产税或者废除遗产税。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开征遗产税写入会议征求意见稿”的说法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近日《决定》全文的公布,悬念已经落下:报告并未提及遗产税。而早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就提出“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2013年2月,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提出“研究在适当时期开征遗产税”。
      专家建议遗产税起征点应在500万元以上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剑文表示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建议5年以后开征,起征点至少应在500万元以上。
    征收遗产税能够缓和高收入人群和中低收入者之间的矛盾,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他指出,目前征收遗产税的条件还不成熟,建议5年以后开始征收,因为当前的税制改革重点不是在遗产税,而是在营改增、房产税、个税等领域。
      中国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还存在以下一些困难:   一是税源上。中国尚处在市场经遗产税制度分类表济初级阶段,虽然出现了一部分较富裕的人,但总体来讲还是少,税源不容乐观,而且这部分人财产的情况比较分散隐蔽,很难掌握他们的真实财产情况;   二是很多人对遗产税的意识还较淡薄,没有真正理解遗产税;   三是在征收上拿到的钱有限,还容易得罪人,在征管力量不够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到税务人员的工作热情。
  • 目前,我国还有没征收遗产税。
    1、如果是现金、字画等动产的继承,直接转就可以。
    2、如果涉及不动产的继承,需要先做遗嘱公证和继承权公证,然后去房产交易中心房地产继承过户。时要提交身份证、房地产权证书(原件)、遗嘱公证书和接受遗赠公证书(原件)、契税完税凭证(原件)。主要需缴纳房地产继承权公证费用、房屋估价费用及房地产过户的税费:
    1、继承权公证费用;继承权公证费按照继承人所继承的房地产的评估价的2%来收取,最低不低于200元。
    2、房地产价值评估费用。累进税率,约为房地产的评估价的
    0.3~
    0.5%
    3、房地产继承过户税费。由房屋评估价
    0.05%的合同印花税、100元的登记费、5元的权证印花税组成。
    4、契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地产,免契税。因继承引起的纠纷,可以去思科律所的网站上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 住房继承人提供合法有效的继承手续,依法申请办理住房继承过户手续,在房管部门审核申请材料通过办理出来的住房房产证当然是合法有效的。  其他继承人如果继承有异议,可以在得知自己权益受损起2年内到法院起诉维权。
      《房屋登记办法》规定:  第十七条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凭证。  第二十五条  房屋登记机构应当根据房屋登记簿的记载,缮写并向权利人发放房屋权属证书。
    房屋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房屋权利的证明,包括《房屋所有权证》、《房屋他项权证》等。申请登记房屋为共有房屋的,房屋登记机构应当在房屋所有权证上注明“共有”字样。预告登记、在建工程抵押权登记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后,由房屋登记机构发放登记证明  《继承法》: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最近颁布的《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三种情况免征个人所得税:
    1、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房屋所有权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赡养人;
    3、房屋所有权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河源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