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是黑龙江省县级的一名联通职工,非正式,但是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是基本工资800+绩效1200.我们单位从今年2月起,每月只发给我们4到5百元的工资,当我们去找领导问明情况时,领导以我们绩效工资没完成,回复我们,当我们要求单位出具个人工资明细时,单位不给我们看!就算绩效没完成,连最低生活保障都没发到手,我们该怎么办?但是签订劳动合同,领导以我们绩效工资没完成,单位不给我们看!我们该怎么办?

劳动纠纷 2019-07-25 08:31 人浏览
共2位律师解答
  • 员工的生活费用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由企业自行确定。
      相关法律法规如下:
      
    一、《劳动法》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第四十九条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即贫困线。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1)是保证基本生活的生活费用补贴。  
    (2)是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一种救济。  
    (3)具有临时性。原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或家庭,如果收入有所增加,超过了规定的救济标准,则不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做法,但过去的含义与今日大有不同。在过去,救济对象被分成不同类型,实行差别待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纷纷探索救济方式的改革。1993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至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999年9月,《城市居民生活最低保障条例》经国务院审定并于同年10月1日在全国施行,意味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也是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七台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