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您好,咨询一下,我家三兄弟签协议等老母亲百年以后家产平分,可是母亲立遗嘱把家产给了老三,还做了公证,请问遗嘱和协议那个有效?它们有冲突吗?我家三兄弟签协议等老母亲百年以后家产平分,请问遗嘱和协议那个有效?它们有冲突吗?

继承 2019-06-25 11:5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如果老人既确定遗赠扶养协议,又订立了遗嘱的,并且涉及的遗产较多,那么就要一一确定遗赠扶养协议、遗嘱的有效性。而且,有些老人生前不确定遗产分割,可能会先后订立多份遗赠扶养协议、遗嘱,那么这就需要确定最终的版本。
  • 遗嘱的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其中以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在数份遗嘱中,以被继承人最后所立遗嘱有效。 《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
    遗嘱的形式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其中以公证遗嘱的效力最高,在数份遗嘱中,以被继承人最后所立遗嘱有效。   如果留下两份遗嘱时,例如一份公证遗嘱,一份代书遗嘱。
    但在公证遗嘱未撤销的情况下,公证遗嘱效力最高。代书遗嘱虽然是最后所立遗嘱,但是因公证遗嘱未撤销,所以,公证遗嘱效力最高,其他遗嘱均归于无效。   相关法律条文:   《继承法》第二十条: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通过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遗嘱的生效要件包括:;  尽管医院出具证明确认“患者目前病情已稳定……智能尚正常,自知力部分恢复”,但是该证明没有涉及患者能否辨认自己行为目的等内容。
    在民事案件中,判定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需要经过司法医学鉴定。评定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长时间持久的理智活动为前提的,所涉及的民事法律问题即是从总体上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的评估。
    对于陈老太的行为,应考虑其能否理解自己正在立遗嘱;清楚表达立遗嘱这一行为的意义;知道自己财产的性质和范围,清楚哪些人对自己财产有要求;排除某个对自己财产有要求的人时,能提出合理的要求等多种更具体化的行为。
    一般来说,偏执性精神病人被定义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如要确定其有相应的行为能力,需经司法鉴定机构出具严格的证明。由于陈老太的行为能力未经司法鉴定机构鉴定,结合她在立遗嘱时,处分的是重要的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房屋,财产的数额较大,遗嘱剥夺了其女儿的继承权,而且没有能提出合理的解释。
    结合她的病情,不能推定她的精神状态能够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故而不能认定她在立遗嘱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根据各项事实及法律规定得出的结论是:陈老太在患精神病期间所立的遗嘱无效。
    在遗嘱无效的情况下,对于遗嘱所涉及到的房产,应当按照法定继承确定继承人及应继承的份额。
  •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除按《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内容审查外,应着重审查下列内容:
      
    1、当事人之间有共同生活的感情基础,一般居住在同一地;
      
    2、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协商一致,协议条款完备,权利义务明确、具体、可行;
      
    3、遗赠的财产属遗赠人所有,产权明确地争议;财产为特定的,不易灭失;
      
    4、遗赠人的债权债务有明确的处理意见;
      
    5、遗赠人有配偶并同居的,应以夫妻共同为一方签订协议;
      
    6、扶养人有配偶的,必须征得配偶的同意;
      
    7、担保人同意担保的意思表示及担保财产;
      
    8、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查明的其他情况。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怒江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