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老公于2004年5月17日患癌症去世,6月1日我老公的父母叫我去他们家里商量我老公遗产 一事,我老公的父母很凶的对我说:“你打算对这个房子怎么 办” 我说:“我没有想过什么办法,我要居住”。他们说:“这房子是我儿子与你结婚前买下的房子,我们现在要把这房子卖掉”。本来就在悲痛之中的我,听了他们说的话之后,我终日不安,心力憔悴。 不过这房子确实是我老公在95年房改的时候买下了86%的产权,当时他94年已经离婚,带有一个7岁男孩,买这房子的1.4万元分别借了他父母、妹妹的钱,我于96年认识我老公,认识他时,我带了我的小孩,(男孩也是7岁)我还带来了4万元人民币,知道他有外面有借款时, 我就用我的钱给他还了1.4万元借款,我们于97年4月登记了结婚,我的剩下的2.6万元也投入了家庭装修,于2001年把房子的14%的产权也买下了,现在他不幸因病去世。 我该怎么办,我没有工作,两个小孩才15岁,(老公的那个孩子的户口于2003年已牵去孩子母亲处(我老公和孩子目前协商同意的),我想知道,这个房子是不是属于共同财产,我买了新婚姻法看了,按新的婚姻法他的婚前财产我和儿子都有继承权,但我想不痛的是我和他结婚时,并没有新的婚姻法,如果当初的婚姻法规定婚前财产各属于各的话,我想我就不会把我的婚前4万元用掉。现在家里一贫如洗,我没有工作,我老公父母的意思是我 老公去时了,我也就没有什么权利住在这里了 !请指点我, 我该怎么办????苦恼中,身体一天一天的瘦下去! 盼回复!!!!!!!

继承 2018-08-07 15:4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第一,保险金不属于遗产。保险金只属于受益人的,一份保险在条件成就可以取得保险赔偿的时候,保险金是属于受益人的,那么在被保险人身故后,保险金由收益人领取。  第二,保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保险人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也不得限制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也就是说赔偿的保险金可以不用于还债务。  第三,人寿保险在不在遗产税的征收范围,以死亡为给付的的人寿保险的赔偿金是不在遗产税的征收范围。
  • 离婚时婚前财产怎么分割?


    1、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从法定

    我国《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十九条规定:“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如果婚姻双方对婚前的财产没有约定,根据婚姻法上述规定,婚前财产是个人财产,而且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转化为共同财产。

    但有些情况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婚前个人财产,司法实践通常会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2、我国婚姻法中的其它规定

    《婚姻法》第四十二条

    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二十七条:“婚姻法第四十二条所称“一方生活困难”,是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

    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离婚时,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生活困难者进行帮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所以就算认定是婚前个人财产,也有可能会失去房屋的所有权。

  • 您好!
    1.婚前由您父母出首付购买、登记在您自己名下的房子,婚后沟通还贷的部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女方可以要求分割。
    2.公证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子,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起诉离婚分割的话,根据出资等情况不一定会是一人一半。
    3.陪嫁的那辆车,如果是结婚登记前,女方所得就是一般就是女方的个人财产,离婚不予分割,如果是婚后所得,离婚可以要求分割。
    4.婚后她父母出资购买登记在女方名下的车辆,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可视为对你们夫妻的赠与,离婚可以要求分割。
    5.两个孩子的抚养:孩子的抚养权,主要是考虑,谁抚养孩子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更有利。1岁半的孩子,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由女方抚养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如果女方有明显的不利于抚养小孩的情况,可以由男方抚养。5岁的孩子,需要根据夫妻双方的能力、条件,选择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利的一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定安县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