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第二次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第一次判的缓刑,这一次会判实刑吗?

刑事辩护 2019-07-20 18:23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缓刑的适用范围如下:
    1、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
    2、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要优先考虑;
    3、轻微性质的犯罪相对于严重性质的犯罪优先考虑;
    4、从犯、胁从犯相对于主犯优先考虑;
    5、中止犯、预备犯、未遂犯相对于既遂犯要优先考虑;
    6、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7、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
    8、自首立功的相对于被迫认罪的要优先考虑;
    9、无前科的相对于有前科的要优先考虑;
    10、社会影响小的案件相对于社会影响大的要优先考虑;
    11、行为人犯数罪时一般不要适用缓刑。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可以适用缓刑,但还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
  • 因交通肇事罪判处缓刑,如果是机动车,五年后可以重新申领,如果是营运机动车的,十年后可重新申领。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的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 交通肇事后造成人员死亡的。根据《刑法》规定是要被判处刑事处罚的。那么,在肇事后自动投案的,可以减轻刑罚。肇事后自动投案认定:
    根据刑法67条第一款关于自首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交通肇事自首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交通肇事后需自动投案,另一方面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对于自动投案需表现出肇事者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如下情形可认定为自动投案:
    1、交通肇事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即是作案人,但未逃离现场,当司法机关询问时则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2、明知他人报案仍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尚未确定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交通肇事者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电信投案的;
    5、并非出于交通肇事者的主动意愿,而是经亲友规劝后陪同投案的;
    6、公安、检察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7、因特定违法行为在被采取行政、司法拘留、劳动教养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内,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判。  
    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而应根据第二款,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来定罪量刑。  
    3、行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当时的情形下行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伤严重有死亡的可能,却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案件,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定故意杀人罪或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罚。  
    4、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对此行为应以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交通肇事要负哪些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者要负什么刑事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1.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  
    (2)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  
    (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2.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2人死亡。  
    (2)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  
    3.具有下列情节之一,并符合上述“1”或“2”的规定,按照“1”或“2”的规定从重处罚:  
    (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潜逃,或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  
    (2)酒后驾车的。  
    (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  
    (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  
    (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东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