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老公家符合经济适用房申请标准。产权人:老公和宝宝共住人:公公婆婆付款人:媳妇首付,媳妇和老公共同贷款问题,媳妇为外来户口,不能申请成为产权人和共住人。??公公婆婆不愿意出资,原因:房子给儿子媳妇住。??老公没钱。所以要求媳妇付首付。并共同的贷款。??但媳妇作为出资人。不能成为产权人和共住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产权人:不能申请成为产权人和共住人。不能成为产权人和共住人。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房产纠纷 2019-07-13 10:3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离婚户口迁移申请流程具体如下:
    离婚迁户口第一步: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离婚迁户口第二步:迁入地派出所同意迁入
    离婚迁户口第三步;向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迁出申请
    离婚迁户口第四步: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
    离婚迁户口第五步:持户籍证明和相关证明材料(你的理由)前往迁入地的市级公安局户政科申请迁入
    离婚迁户口第六步:户政科签发《准迁证》
    离婚迁户口第七步:持《准迁证》回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迁出并开迁移证
    离婚迁户口第八步;持迁移证、身份证去迁入地派出所入户
  • 经济适用房上市销售后,办理房产证程序与普通商品房一致,其前提条件是:  开发商必须提供的资料:  
    1、项目五证齐全(正式发售之前必须具备);  
    2、竣工之后顺利通过测绘部门的审查(工程竣工之后);  
    3、未抵押证明(办理房产证时必须出具);  
    4、未司法限制证明(办理房产证时必须出具)。  购房者必须提供的资料:  
    1、购房合同(买卖过程中必须签订);  
    2、购房发票(收房时,房屋测绘部门测出实际测量面积之后,开发商必须出具);  
    3、买受人身份证明;  
    4、完税凭证(已交契税凭证)(办理房产证时交纳);  
    5、物业维修基金缴交凭证(办理入住手续时交纳);  
    6、其他所需证件。以上条件缺一无不办理房产证。您要确定项目是否证件齐全,以及符合上述的这些条件。  如果是由业主自己办理房产证,也需得到开发商的配合,其房产证办理程序如下:  
    1、企业持应提交的证件,向房管所提出申领房产证的申请;  
    2、初审:办证员对申请和提交的资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马上受理并开具收件回执,约定现场查丈时间;  
    3、查丈:办证员在预定的时间内到现场实地查丈,确定房屋的位置、结构、面积,绘制平面简图并注明尺寸和四邻墙界;  
    4、审批:依据申请资料和查丈结果,对符合政策规定的给予审批,确定房屋产权;  
    5、交费:申领房产证的产权人按规定交纳办证费;  
    6、发证:房管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毕,房屋产权人到房管所领取房屋所有权证。
  • 市中心区申购经济适用住房,首先要参加城市住房困难家庭申报登记和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届时请在规定时限内到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领取并提交相关材料。
    目前,市中心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购条件是:
    1.申请家庭已在住房困难申报登记工作中登记入库;
    2.申请人具有当地城市常住居民户口;
    3.申请家庭成员上年度人均年收入低于18630元,高于4560元(不含);【每个地方的收入限制不一样】
    4.申请家庭属于无房户或住房困难户,并且没有享受过福利分房、参加过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或购买过经济适用住房;
    5.申请人属未婚人员的,在登记入库时须年满25周岁。
    以上“无房户”是指从无自有产权房屋并未承租公有房屋的家庭;“住房困难户”是指申请家庭成员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的家庭;“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是指拥有过自有产权房屋或承租公有房屋的建筑面积;“家庭成员”,是指家庭夫妇双方与同户口未婚子女。
  •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当以家庭为单位,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3年(单身家庭提出申请的,申请人须年满30周岁);
    (二)申请家庭上一年度家庭年收入的标准为1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22700元,2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36300元,3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45300元,4人户家庭年收入低于52900元,5人及以上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0元;
    (三)申请家庭资产总额为1人户家庭低于24万元,2人户家庭低于27万元,3人户家庭低于36万元,4人户家庭低于45万元,5人户以上家庭低于48万元;
    (四)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低于10平方米。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甘南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