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入室盗窃没有偷到别人财务会被怎么判刑

刑事辩护 2019-09-16 17:31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主要看动手的时机和程度来判断是否承担侵权责任。入室偷盗过程中可以为保护财产不受侵害进行正常防卫。但防卫时间得适当,防卫程度也得适当。比如说捉住之后,小偷也没跑了,你还打他,这就是防卫时间不对,或者人家偷东西,你反把人打死或者打成重伤,这就是防卫过度,这些情况下你是要付责任的。
    所以关键是确定防卫的时间和程度是否过度。
  • 盗窃的数额越大,盗窃罪越严重,判处有期徒刑的时间越长。
    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如下:
    一、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五百元至二千元为起点。
    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五千元至二万元为起点。
    三、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为起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盗窃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数额特别巨大”的具体数额标准,并分别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备案。

  • 一、哪些盗窃行为可不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但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初犯、偶犯、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作案情节轻微的;
    2、情节轻微并主动坦白或者积极退赔的;
    3、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甚微的;
    5、盗窃未遂情节轻微的;
    6、其他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二、盗窃罪如何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6)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7)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 入室盗窃未遂怎么判,  刑法修正案
    (八)在原有“盗窃数额较大”和“多次盗窃”两种盗窃类型的基础上,增设了三种新型的盗窃行为: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并且对犯罪数额和犯罪次数没有任何要求,从而使盗窃罪呈现出五种类型的局面。  入户盗窃处罚的是行为人进入在物理形式上具有封闭性、在功能上具有家庭生活属性的场所实施盗窃的行为,强调盗窃对象的特殊性,对犯罪数额和犯罪次数没有任何限制。盗窃罪的处罚:  刑法第264条规定:犯盗窃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盗窃罪怎么处罚  
    (1)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4)具有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在共同盗窃犯罪中,各共犯人基于共同的故意,实施了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应对共同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责。  
    (6)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的盗窃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盗窃数额的2倍以下判处罚金。  
    (7)对于依法应当判处罚金刑,但没有盗窃数额或者无法计算盗窃数额的犯罪分子的,应当在1000元以上100000万元以下判处罚金。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濮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