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因本人外婆有一套公房,家有6个儿女,在外公逝世时,因大儿子要了房子,并承诺愿意赡养老人,随后老人请大儿子把名字改成她的(因以前房主是外公名字),可是大儿子就悄悄的把户主改成他自己的名字,在赡养老人期间,并没有很好的照顾老人,因大儿子家因自己的原因主动提出放弃房子,也不愿意赡养老人,要求二妹来接收房子和老人,并要求将其装修的2万元钱退还,经过6姐妹商量后,以家庭协议书的方式证明他自愿放弃房子所有权。因当时公房过户的困难,在过去的六年中都没有提及过户的事情,但现在因为要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涉及到回迁,所以现在大儿子一家又开始来取回房子,并以户名是他的权利来威胁试图再次要收回房子,不仅如此,还对在世86岁的老人极为不尊敬。可是老人不愿意和他们生活,也为他们如此的行为非常难过。现在其他5家人都非常反对他的行为,包括院子里的几十户邻居都看不过去。

继承 2018-08-16 17: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核心提示:不赡养老人的五种误区。这些误区包括出嫁的女儿不赡养;父(母)再婚不赡养;分家不公不赡养 ;不照料晚辈不赡养等,下面   不赡养老人的五种误区   误区之一:出嫁的女儿不赡养   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这里所讲的子女,包括已婚、未婚的成年儿子和女儿,也包括亲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所以说,出嫁后的女儿同样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误区之二:父(母)再婚不赡养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母亲改嫁或父亲再婚后,便与自己脱离了原有的家庭关系,其养老问题便由新组成的家庭的子女承担。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修改后的《婚姻法》新增加的一条,即第30条明确规定:“子女应当遵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   误区之三:分家不公不赡养   现实生活中,一些子女便以父母偏心眼儿、分家不公为由,拒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与法律相悖的。   赡养老人和分家析产是不同的法律关系。
    赡养,是子女对父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分家析产,是分割家庭共同财产,是纯粹的财产关系。若认为分家不公,可通过独立的诉讼来解决;但不论分家公与不公,均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误区之四:不照料晚辈不赡养   当今社会,有子女说:“父母照顾了谁家的孩子,谁就应当赡养。”言下之意,父母没有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便不用承担赡养义务。
      依照法律规定,在父母健在并有抚养能力的情况下,(外)祖父母对于(外)孙子女是没有法定抚养义务的。所以,以老人不照料晚辈为由,对抗自己对老人的赡养义务,这于法于理都说不通。
      误区之五:不继承遗产不赡养   继承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父母和子女之间可相互继承遗产。子女自愿放弃这项权利,是对自己继承权的合法处分,法律是允许的。
    但却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为由,来对抗法定的赡养义务。这一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9条有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 赡养协议书格式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居中写“赡养协议”四个字  
    2、要在开头写明甲乙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  
    3、在协议中不得出现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冲突的内容  
    4、赡养协议中必须写清楚被赡养人与赡养人是否共同生活,被赡养人的生活水平  
    5、必须写明被赡养人生病时,赡养人必须给予及时的医治,并且生活照料与护理。  
    6、被赡养人如果无力支付医疗、护理和照料产生的费用,应有赡养人承担。  
    7、被赡养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由赡养人护理。  
    8、除了以上保障被赡养人的权益的同时,必须在条款中体现赡养人不得未经被赡养人同意的情况下侵占被赡养人的财产。  在起草赡养协议的时候尽量写的具体,全面。防止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管有什么协议老人都有权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禁止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鲁木齐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