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的父亲因拉肚子在医院治疗22天死亡。后医院让我们家属把人拉走,并无做尸检,现在在打官司,立案后,进行病历鉴定,但是事情发生两个月病历并未封存,医院也没有死亡诊断证明,鉴定机构的意见,让我们认定死亡意见无异议,出具书面证明,对病历的真实性,无异议才能鉴定,请问我该怎么办?立案后,进行病历鉴定,现在鉴定机构的意见是,一,没有死亡诊断证明,二,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这两方面需要患方出具书面认可材料才能进行鉴定,否则鉴定不了,退回鉴定,要么重新选择鉴定机构,要么过错推定为院方,患方不会直接败诉吧?鉴定机构的意见,出具书面证明,请问我该怎么办?立案后,现在鉴定机构的意见是,要么重新选择鉴定机构

损害赔偿 2019-11-03 20:29 人浏览
共2位律师解答
  • 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并被公安机关鉴定机构聘任,从事法医类、痕迹检验、理化检验、文件检验、声像资料检验、电子物证检验、心理测试和警犬鉴别等检验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八条: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鉴定工作。
    《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鉴定人,是指依法取得鉴定人资格,在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中从事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司法会计鉴定以及心理测试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人民检察院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进行鉴定工作。
    如果鉴定人没有相关鉴定资格而作出鉴定结论的,那么其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就不能被作为定案的依据。
    2、鉴定人是否存在应该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情况。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1条的规定,下列四类人员不能作为鉴定人: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是从事鉴定的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是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 1.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方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3、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后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的,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4、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吐鲁番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