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十年质量保证”这个词是否违反广告法的虚假宣传?

综合法律 2020-01-07 13:58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依据广告法:  第九条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使用或者变相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军旗、军歌、军徽;  
    (二)使用或者变相使用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或者形象;  
    (三)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四)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  
    (五)妨碍社会安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  
    (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  
    (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九)含有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歧视的内容;  
    (十)妨碍环境、自然资源或者文化遗产保护;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情形。  以下供参:  极限词汇违禁词}汇总  
    一、“最”字组(反正不要带最字就是了)  最、最佳、最具、最爱、最赚、最优、最优秀、最好、最大、最大程度、最高、最高级、最低价、最底、最便宜、史上最低价、最流行、最受欢迎、最时尚、最聚拢、最符合、最舒适、最先、最先进、最先进科学、最先进工艺、最先享受、最后、最后一波、最新、最新技术、最新科学。  
    二、“一”有关  第
    一、中国第
    一、全网第
    一、全市第
    一、全市唯
    一、销量第
    一、排名第
    一、唯
    一、第一品牌、NO.
    1、TOP.
    1、独一无
    二、全国第
    一、一流、一天、仅此一次(一款)、最后一波、全国X大品牌之一。  
    三、“级”字组  国家级、国家级产品、全球级、宇宙级、世界级、顶级(顶尖、尖端)、顶级工艺、顶级享受、高级、极品、极佳(绝佳、绝对)、终极、极致
  • 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广告的经营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
  •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以广告或其他方式销售商品,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促锖手段。但各类虚假广告和其他虚假宣传,或乱人视听,有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或直接误导用户及消费者,使其作出错误的消费决策,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或侵犯其他经营者,特别是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合法利益,造成公平竞争秩序的混乱。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均将此类行为作为必须禁止的违法行为予以规范。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广告法第3条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1.行为要点:  
    (1)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代理制作者和广告发布者。在某些情况下,三者身份可能重叠。  
    (2)上述主体实施了虚假宣传行为。  
    (3)上述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达到了引人误解的程度,因而具有社会危害性。  
    (4)主观方面,广告商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方对虚假广告负法律责任;对广告主,则不论其主观上处于何种状态,均必须对虚假广告承担法律责任。  
    2.法律责任:  
    (1)经营者(广告主)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广告商的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广告经营者在明知或应知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法处以罚款。这里的“依法”,指广告法。广告法第37条规定的罚款,指广告费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停止其广告业务;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连带责任。广告法第38条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广告主应负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承担全部民事责任。  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岳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