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我做饭店生意。 2个月前,我聘请了一名55岁的男工,工作中手脚不灵,头部出汗,我们发现事情不好,立即派医院急救医生来抢救,脑出血患者出现脑血栓前兆,现在已经出院一周了。 家属来赔偿,我们没有签订劳务合同,在医院消费¥15,000。 这个合理吗你好,我做饭店生意。 2个月前,我聘请了一名55岁的男工,工作中手脚不灵,头部出汗,我们发现事情不好,立即派医院急救医生来抢救,脑出血患者出现脑血栓前兆,现在已经出院一周了。 家属来赔偿,我们没有签订

继承 2020-03-16 07:1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收集工资打卡记录、工作服、工作证和其它能证明你和公司之间确实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去人社局劳动仲裁科申请仲裁:
    1、未签订劳动期间的双倍工资补偿
    2、未提前通知的就辞退的补偿一个月工资(通知期补偿)
    3、辞退员工,每满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补偿半个月工资,半年至一年之间补偿一个月工资
  • 医疗机构存在过错时,即使不构成医疗事故也是需要对患者进行赔偿的。医疗机构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但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就不用按照《医疗事故处理办法》里面的相关规定来办理,可以使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例施行后发生的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诉到法院的,参照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因医疗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医疗赔偿纠纷,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 书面货物运输合同是证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佳证据,也是解决当事人纠纷的直接依据。但是在现实货物运输中,承运人与托运人为了交易简便,往往不签订书面货物运输合同,而由承运人直接向托运人出具货物运单。
    这就容易造成严重隐患:一方面,没有书面货物运输合同就没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最佳证据,在双方发生争议时难以确定各自权利义务。另一方面,虽然实践中货物运单可以作为运输合同,但其效力弱于书面运输合同,而且运单一般被法院认定为承运人提供的格式合同,从而不利于承运人。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自离,因此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无过错,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执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第二个月起的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长春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