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6-06 07:01
人浏览

  我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及时足额的发放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如果无故拖延,并且故意转移财产的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那么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

  (一)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二)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支付找借口的,应认定故意。如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造成无支付能力假像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指使发放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工作人员逃匿,造成无法支付假像的,非法克扣工资或罚款的。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以限期整改指令书、行政处理决定书等文书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后,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

  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劳动行政部门即各级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2)各级信访机关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批转文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二、劳动报酬基本范畴

  劳动报酬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

  (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

  (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

  (四)运动员体育津贴。

  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名是为了保障劳动者,出于维护社会稳定考虑,而将劳动纠纷入罪化处理,因此,必须要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的程序,比如劳动行政部门即各级劳动监察大队已向用人单位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向用人单位送达《劳动争议仲裁决定书》、法院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民事判决书》,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判决书已生效、信访机关已向用人单位送达批转文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通过以上小编对于刑法法律法规的梳理,相信您能基本了解一般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标准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