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未成年人的定义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7-06 11:43
人浏览

  一般来说,我们只知道未成年人是未满十八岁的人,但其实已满16岁以自己的工作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不属于未成年人了。那么未成年人的定义?未成年人可以代替过世的父或母继承遗产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的定义

  一般来说,未满18周岁的人都可以是未成年人。当然年满16周岁,并且以自己的主要收入满足生活需要的,可以视为成年人,这当然是个例外情况,我们在此就不做过多阐述。细分一下,未成年人可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一般10周岁以下(不含10周岁)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含10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于这两种人在校期间自身收到的伤害或者是造成他人人身伤害的、或者人第三人侵权造成未成年人人身伤害的,第三人、学校和监护人应承担的责任各自不同的责任。

未成年人

  二、未成年人可以代替过世的父或母继承遗产吗

  父母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未成年人可以代替过世的父或母继承遗产,这种情况称为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

  三、夫妻离婚未成年人抚养费标准是多少

  父母离婚时未成年人的抚养费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未成年人的定义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未成年人在我国法律是受到保护的群体,因为还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