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有哪些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11-06 15:21
人浏览

  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有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一、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有哪些

  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有: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二、违反劳动法怎么投诉

  违反劳动法的投诉途径如下:

  1.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劳动部门投诉,有关劳动行政部门部门会进行及时的调查、核实以及敦促企业改正;

  2.劳动者可以请求当地或相关工会的帮助,工会应当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和企业进行监督,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用人单位纠正;

  3.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的法律后果有二个:

  1.强制继续履行。

  继续履行合同是指违反合同的用人单位不论是否已经承担赔偿金或违约金责任,都必须根据员工的要求,并在自己能够改选的条件下,对原合同未履行部分继续按照要求履行。

  2.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