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纠纷中的补偿金和赔偿金怎样区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1-02 11:39
人浏览
导读:劳动争议纠纷中的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区别在于适用情形不同、赔偿标准不同、主观过错不同等。经济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税要根据具体的情形判断。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一、劳动争议纠纷中的补偿金和赔偿金怎样区分

  赔偿金和经济补偿的区别:

  1.两者支付条件不同。劳动者依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的,劳动者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2.两者计算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经不能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3.主观过错不同。经济补偿不考虑主观过错,而赔偿金是强调过错责任的;

  4.单向或双向不同。经济补偿是单向的,而赔偿金是双向的,既有企业向员工赔偿,也有员工向企业赔偿;

  5.法律性质不同。经济补偿是对劳动者的补偿,而赔偿金是对过错方的惩罚。

  二、经济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是否需要缴纳个税,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1.经济补偿金的数额,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2.经济补偿金数额,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三、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有哪些

  经济补偿金的规定如下: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如果是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法律规定了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