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病休工资怎么发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8 01:17
人浏览
导读:工伤病休工资的发放若是员工停工留薪的,仍然按照其原来的工资计算。工伤病休不发工资是不合法的,若是不发工资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一、工伤病休工资怎么发放

  1.如果员工停工留薪的,仍然按照其原来的工资水平来计算其工资,用人单位需要按月支付给员工;

  2.如果员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则其病假工资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来计算,具体标准则由公司依法确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工伤病休不发工资合法吗

  法律快车提醒您,工伤病休期间不发工资是不合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也就是说,职工在工伤病休期间是有权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的,如果用人单位不发工资,职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工伤病休工资需要交税吗

  工伤病休期间工资是否需要交税,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因工伤事故取得的工伤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等,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如果单位没有按照规定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出现工伤事故,相关补偿费用需要由单位来支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职工取得的这笔所得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范围,就能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于停工留薪期工资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停工留薪期工资属于工伤保险待遇的一部分,所以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工伤保险待遇的具体内容中并不包含停工留薪期工资,并且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是按照原工资标准发放,应该属于工资薪金范围,所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工伤认定范围
浏览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