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申请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25 08:04
人浏览
导读:劳动仲裁申请前需要做好的准备包括协商仲裁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以及证据清单等。劳动仲裁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有劳动合同、工资凭证、身份证明等材料。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包括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书面申请;案件受理;组建仲裁庭;调查取证等。

  一、劳动仲裁申请前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申请劳动仲裁应该做的准备:立案时应当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二、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流程如下:

  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被诉人自收到申诉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3.仲裁庭于开庭的4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和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接到副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据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诉人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裁决;

  4.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裁决;

  5.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制作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决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6.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劳动仲裁申请人提供的证据有哪些

  法律快车提醒您,劳动者应当提交下列证据材料:

  1.劳动者主张工资标准应当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或已实际领取的工资数额,劳动者应就其主张的工资标准举证。

  2.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的,应就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的事实举证。

  3.劳动者主张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者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成立(如在单位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证据)举证。

  4.劳动者主张工伤赔偿的,应就存在因工负伤的事实、伤残等级及鉴定时间、工伤住院治疗起止时间及费用、同意转院治疗的证明及所需交通费和食宿费、停工留薪期间、应安装康复器具的证明及费用等举证。

  5.女职工主张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权利的,应就存在三期的事实、起止时间以及是否存在晚育、难产、领取独生子女证等应增加产假的事实举证。

  6.主张劳动关系成立的,应当提交相应的厂牌、劳动合同及工资领取单(条)、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及工作管理方面的相关证据材料。

  7.当事人主张已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事实劳动关系的,应就此主张举证。

  8.当事人基本情况的证据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证明其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当事人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应证明其工商登记情况或法人登记情况;用人单位住所地不在本院辖区的,应提交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本院辖区的相关证据;列雇主为当事人的应证明雇主招用人员人数。

  9.依法应由劳动者承担的其他举证责任。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