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有工伤纠纷应该怎么处理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4-06-17 19:44
人浏览
导读:有工伤纠纷的解决方法一般包括协商解决、申请调解、仲裁处理以及诉讼解决等。工伤纠纷的证据一般包括当事人的陈述、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以及证人证言等等。

  一、有工伤纠纷应该怎么处理的

  1.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纠纷问题直接进行协商,这不是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

  2.申请调解。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仲裁处理。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解决。诉讼程序的启动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

  二、工伤纠纷的证据有哪些

  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职工身份是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的前提性条件;

  2.证明是因工作原因负伤。可收集工伤事故现场照片,同事证言等;

  3.收集医疗终结或者劳动能力鉴定表、病例、出院小结、医疗发票及住院清单。

  三、工伤纠纷劳动仲裁多久结束

  法律快车提醒您,工伤纠纷一般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时,其中一部分事实已经清楚,可以就该部分先行裁决。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