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合同规定,只要提前一个月通知我,就能解除劳动关系,不需要给我经济补偿。我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我工作时间不到半年,公司应该额外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按照第87条,公司应给我半个月工资的双倍(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公司坚决不给,逼我在人事变动单上签字,上面写着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总经理离职,无法安排工作。 我应要求公司给半个月工资还是半个月的双倍作为补偿金?公司不给辞退信,只给人事变动单,没有总经理的签名,也没有盖公章,只有人事部总监签名,我是否可以拒签?公司说一个月后我就不用上班了,那我应该在这个月内,还是等我完成交接和离职手续后,再向劳动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如果我在离职时办理离职手续,在人事变动单上签字,是不是意味着我放弃了经济补偿?如果我拒签没有公司印章的那张人事变动单,公司能否以我拒签为理由,说我违反公司规定,然后辞退我,不给代通知金和经济补偿金?公司没有帮我交齐社保费,那我是否可以要求公司交齐社保费?

仲裁 2019-02-12 03:07 人浏览
共7位律师解答
  •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每工作一年赔二个月工资。是不是违法辞退,需要结合证据认定。 可在律师帮助下准备证据并维权。若需帮助或还有疑问,可电话联系我。
  • 不出具离职证明的风险: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九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更改,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失业保险待遇损失:
    实务中,如果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出具离职证明,可能会造成劳动者无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故这种情况下,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自主创业、再就业优惠损失;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时,可以享受一定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
    未能就业的工资损失:
    离职证明往往是新公司为了规避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证而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要求劳动者提供的文件,一旦劳动者无法提供离职证明,可能会导致新公司不录用劳动者;

    赔偿的途径有三种:一、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二、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协商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三、有权向劳动争议委员会提起赔偿之诉
  • 在劳动者没有不胜任工作、违反劳动纪律、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公司无故解除合同应当按2倍补偿金进行补偿。而辞退方面,公司应当提前1个月通知,所以公司应当支付工资到劳动者接到书面通知(切忌不要口头通知即离职,公司可能主张员工无故离职)后的1个月,并支付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不满6个月的,补偿半个月工资,因被无故辞退,在此基础上双倍)。另外,应关注是否签订劳动合同(若未签订,自工作后1个月起计算双倍工资)、是否实习期、是否有缴纳社保等情况。并注意保留各类工资及工作凭据。
  •   劳动者在被公司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以非自己意愿辞职,才能获得经济补偿的,而且在工作交接时,公司就应该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公司应该按照46条给你半个月补偿,合同约定不需要补偿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该条款无效; 如果你能证明公司是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话,你应获得0.5乘以2,即一个月的补偿; 应该办理离职手续后进行劳动仲裁; 人事变动单也好、离职手续也好,只要你没有主动提出辞职或递交辞职信,就应视为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都得给你补偿; 根据劳动仲裁法的规定,你可以要求公司为你交齐社保。
  • 人事变动需要你本人同意,如果以此辞退你是不合法的,可以按非法解除劳动关系处理。
  • 你现在不要签人事变动单,等到一个月后,公司不让你上班,你就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公司以你拒签而说你违反公司规定并辞退你,是不合法的,你一样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深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7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