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二手房买卖三招应对意向金风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19 00:07
人浏览

二手房买卖三招应对意向金风险
危及到意向金安全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诈骗;
其二是不良经纪人歪嘴和尚念歪经;
其三是购房者自己仓促行事留下的隐患。
如要保证意向金安全,不妨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如何才能保证意向金的安全
一笔三、五万元左右的购房意向金,虽然相对房款来说不是很大,但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保证意向金的安全成为购房者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
而令人感到有些尴尬的是,正在试点的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系统,并没有明确是否将其纳入进来,这就需要购房者更为小心谨慎才是。专家表示,要保证意向金的安全,首先是自己要小心行事,不可大意,再就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下面结合案例来具体分析。
意向金也要讲安全
马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付出去的意向金居然收不回来了,而在支付这笔钱款时,中介还清清楚楚地告诉他:“如果你对房子不满意,意向金可以退回。”
马先生看中上海浦东金桥附近一套二手房,看完房之后他自己觉得还不错,于是向中介公司支付了2万元的意向金,并让中介与上家议价。四天后,马先生再次看房时,发现卫生间有渗漏现象,而且卖家竟然把空调也拆走了,与当初中介所说的送装修有出入,于是提出放弃购房想法。谁知中介告诉他,意向金已经在三天后自动转为定金,如果反悔,将不能取回。
意向金的问题似乎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结。近日,记者咨询了几家律师事务所,均表示目前仍有市民因为意向金的问题而前来咨询。律师表示,意向金的问题一直就困扰着购房者。
“意向金自动转定”的规则被人利用,往往会危及到意向金的安全。据了解,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意向金往往被当作购房者表达诚意的手段。目前,房产中介常要求购房者在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前支付意向金,并在相关单据上注明“意向金自动转定金”条款,而房产中介大多不会主动告知购房者该条款。只表示“意向金是可以退的”,消费者或是没注意此类条款,或是听信中介的口头承诺而轻易付款。其实,“意向金”虽不具有“定金”的性质,但依据双方约定转为“定金”后,消费者如不购买该套房屋,则收不回该笔“定金”了。
其次,由于现有的交易程序上存在漏洞,如不法分子发布假信息,便能骗得意向金,还有就是有些购房者在没有考虑周全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在发现与预想的状况不符时反悔,肯定也会损失意向金。
如何保证意向金的安全呢对此,专家表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要防止心怀叵测之人,防止钻入别人的圈套。其二就是购房者自己要做到谨慎行事,而不能冲动,并预先将各个环节都考虑清楚。
选择可靠机构托管
在目前二手房市场上,卖家房源挂牌只需一个电话即可搞掂,而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之前中介公司也不会对房产证的真假进行核实,而意向金交给卖家之前,恰恰是发生在产权调查之前,于是有人以此进行诈骗活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