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杭州频现“偷面积”开发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19-11-22 23:23
人浏览

  房产市场不景气,各地开发商频频出招。7月27日,本报头版报道了《宁波“第一高楼”违建岂能一罚了之》,7月28日,本报头版又报道了《杭州商改住逆势走红》,引起了媒体和各界的广泛关注。

  日前,杭州某都市类报纸也披露:杭州临平野风珑园楼盘同样上演了“偷面积”的好戏,一套建筑面积只有80多平方米的房子,竟能变成140多平方米的户型。

  为何“偷面积”这样的游戏会在杭州房地产市场频频出现?开发商到底为哪般?

  从事房产销售的刘经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商赠送给购房者的面积,事实上并不会是白送的。他们会通过提高房子的价格来达到他们内在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野风珑园的单价1.5万元/平方米左右(优惠后1.3万元/平方米左右),如果把赠送的面积算上去,单价为9000元/平方米左右。记者发现,这个价格其实算不上很实惠,因为周边1万元/平方米的普通住宅也普遍存在。也就是说,由于开发商“偷”到了面积之后,售价也会相应提高,赠送面积实际上也是要算钱的。其实最后还是顾客自己给自己买单。

  萧山区的德圣·博奥城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目前德圣·博奥城项目的均价达到了2.2万元/平方米,远远高出了周边房产的均价1.8万元/平方米。

  针对开发商“偷面积”现象,杭州萧山区规划局相关人员戴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商向购房者承诺赠送面积,其实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如果“偷面积”的户型最后没有得到规划部门的验收报告,那么这些房产最后很难得到《验收合格证》和《建设规划许可证》,损失的还是顾客自己。

  相比杭州,其他城市则先行一步出台专门的文件来整治房产市场的此类乱象。5月初,上海出现《上海市建筑面积计算规划管理暂行规定(送审稿)》,据有关方面透露,这即是开发商所称的“控偷令”。6月1日起,广州正式实施《广州市管理建筑面积计算办法》,在5年的时间内,严厉遏制开发商“偷面积”的行为。

  但是目前杭州并未出现此类遏制开放商的专门文件。而这些主管部门的“不作为”也助长了开发商的侥幸心理。政府部门不仅失去了法律的威严,还有失于社会公正。

  在上海、广州等地相继出台类似限制文件后,杭州相关部门目前已开始着手整治开发商偷面积等类似行为,但尚无实施的具体时间表。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