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评定为护理依赖前的护理费赔偿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8 16:42
人浏览
评定为护理依赖前的护理费赔偿

受害人评定为护理依赖前的护理费赔偿本文主要是指住院期间和休养期间的护理费赔偿,对于这个问题,在审判实践中还比较容易把握,即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来确定护理费。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请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但由于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受害人的治疗和休养有一个很长的过程,有的受害人可能需要半年、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针对住院和休养时间很长的情况,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请护工的,司法解释规定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在审判实践中容易把握。但如果是家属护理,并且该家属是有固定收入的,司法解释规定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即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虽然家属护理其亲属从情理上讲是天经地义的,其实际减少的收入从损失弥补的角度也应得到赔偿,但如果受害人需要护理的时间很长,如超过半年以上,而家属的收入又超过雇请护工所需要支付费用的好几倍,此时如果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即按照其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则赔偿义务人要支付很大的护理费,实际对赔偿义务人增加了负担,导致了不公平。因为雇请护工由赔偿义务人支付合理的费用就可以达到护理受害人的目的,而现在因家属护理赔偿义务人需要支付超过好几倍的费用,从利益的角度和情理的角度对赔偿义务人是不公平的。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受害人因治疗和休养需要护理12个月,雇请护工的话,按一般劳务报酬标准每月1500元计算,赔偿义务人需要支付18000元;如果由家属护理,该家属年收入60000元,则实际减少的收入为60000元,赔偿义务人需要支付60000元;两者相比较,仅仅因为是家属护理,赔偿义务人多支付了42000元,不公平显而易见。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法官如果全部按家属实际减少的收入来赔偿,对赔偿义务人明显不公;如果全部按雇请护工的标准来赔偿,则对受害人和家属明显不公,也违背了公序良俗,违反了司法解释的规定。此种情况下法官为了作出公平合理的判决,必须行使适当的自由裁量权,紧紧围绕“参照”两个字来作出认定。如首先确认家属护理符合公序良俗和情理,赔偿义务人应赔偿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其次确认针对如果长的护理时间,如果全部由收入较高的家属来护理,其损失将非常巨大,受害人考虑到该损失要由赔偿义务人承担的情形,应雇请护工护理以减少损失;第三要确认如果全部按家属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护理费,在雇请护工由赔偿义务人支付合理的费用就可以达到护理受害人的目的的情况下,增加了赔偿义务人的负担,从利益的角度和情理的角度对赔偿义务人是不公平的。然后法官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行使适当的自由裁量权,确认治疗后一个合理的期限由家属护理,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赔偿护理费,之后的期限参照雇请护工的费用支付护理费,以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如对上述案例,可作出如下判决,前半年按家属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为30000元,后半年按雇请护工的费用计算为9000元,合计判决赔偿义务人赔偿39000元的护理费。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