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新政带来的是看病更贵?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1 21:25
人浏览

  昨天,我在首届全国医疗急救和灾难医学高峰论坛上讲述《汶川大地震启示录》引起大家的广泛性兴趣,在检讨我们医疗救援中,仿佛又将大家带回举世震惊的汶川大地震的2008年5月12日。奇巧的是,昨天汶川有发生了4.6级的地震。

  还有一件奇巧的事,就是昨天国务院三部委公布《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的同时,召开了广东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动员大会。有记者风趣地说,今天(11月23)是“波子日”。昨天和今天的媒体谈论《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和广东医改的人基本上只有我和曾益新院士两人。

  《意见》明确支出,要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临床诊疗、护理、手术以及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和治疗价格。意见强调,要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销售加成政策。按照“医药分开”的要求,改革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逐步取消医疗机构销售药品加成。改革过渡期间,要逐步降低医疗机构药品加价率,在总体不突破15%的前提下,可按价格高低实行差别加价政策。必要时对高价药品实行最高加价额限制。

  广东版医改方案也有类似表述:“逐步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适当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仪器设备检查治疗和部分检验、化验项目的收费。逐步减少单独收费的医用耗材品种数量;对确需单独收费的医用耗材品种,以及植(介)入类等高价值医疗器械实行目录管理,进行差率控制。从2009年起,将大部分常见病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制定药品统一流通差率,实行药品供货价备案制,对药品实施差别定价。”

  这两件事叠加发生,其实都是一个目的,逐步落实新医改的各项措施。这是落实新方案做重要的一个重要举措。

  记者针对民众各种顾虑与担心,想我提出了不少问题。民众最担心的是由于地方政府投入有限,为了补贴医院,政府一边取消以药补医,一边又要升高医生护士的手术费、护理费。把重负从左肩换到右肩,“换汤不换药”。

  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提法,业界说了好多年了!而是讨论了这么多年之后,今天给与实施。也许大家略有所知,与国际惯例相比,我国的医疗劳务定价确实长期偏低,有很多技术性的收费没有充分体现,尤其护士的技术价值几乎为零,有人统计,3000余中的收费项目中,与护理有关的收费仅仅30项,不足1%。因而导致医生劳务价值没有办法体现,统统通过卖药和检查来体现。这种畸形的价格体系确实需要要调整。[page]

  在目前群众看病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如何合理调整、防止药价和劳务价“两头翘”,确实是个难题。目前这还只是方向,具体方案需要慎重考虑。既要照顾民众的感情也要逐步体现医护人员的知识价值和劳动价值。我曾多次说过,当医生不知道自己开的药、开的检查值多少钱的时候,医改就成功了!

  由于以下是媒体对我采访编写的新闻稿,为了节省写博的时间,我不做修改摘录给大家参阅。

  专家直言两大担忧 :●420亿如何兑现?●公立医院改革缺乏新招?

  《南方日报》 能否实现“三年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目标?多位医疗行业专家表示“审慎乐观”,在肯定广东方案务实可行之余,也直言有两大担忧。

  “三年新增投入420亿元,市县财政要‘出大头’,难度很大!”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位专家指出,医改成败关键是投入。受金融危机影响,广东财政减收明显,地方政府更愿把钱用于大项目投资,能有多少资金给医改有待评估。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珠三角财力尚可,但东西两翼“吃饭财政”很难保证投入。要警惕省财政是掏了钱,但市县没钱配套,最终可能导致“420亿元只是画大饼”,医改流产。

  另一个担忧是公立医院改革难度很大,没有新招。有专家指出,新方案在公立医院改革这一难点焦点上,没有拿出明确的新招。对于取消药品加成的政策,也只是重复原先方案的表述,比如“在深圳、韶关、湛江三个市试点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推医药分开进,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药事服务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但据了解,目前深圳、韶关、湛江三个市试点,除了深圳财力充裕、有所推进外,其他两市试点改革“非常艰难”。专家呼吁,还需进一步研究,拿出更多实招新招。

  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表示,三年五项重点改革,前四项的成效应该乐观,就是最后一项的公立医院改革确实难度很大,思路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医改可以从易到难,逐步试点。但如果缺乏公立医院改革这‘临门一脚’,很难说最终能成功。”

  《羊城晚报》

  “零差率” 医疗费须纠偏

  廖新波:要填补亏损,否则医院无法运转。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昨天接受专访时指出,根据广东的医改精神,各地要探索多种形式补偿医疗卫生机构因实行药品“零差率”而产生的亏损,否则医院将无法运转。他认为,首先要对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纠偏”。[page]

  医改要解决医院负债

  (昨天)下午的全省医改动员大会明确,3年内计划新增投入420亿元,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廖新波称,这是广东有史以来在医改上最大的一次投入。他估计,420亿元主要用于加快推进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解,医疗卫生部门比较关心在公立医院的投入,这将如何保障?廖新波说:“医改方案提出要解决医院的负债问题,那么怎样才是政府认可的负债,个别医院为了扩张盲目贷款、自行筹款的算不算?这些问题都受到关注。”

  专业洗头平过发廊

  3年内广东省要实现30%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及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的制度。对此,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指出,要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首先要对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纠偏”,否则“以药补医”一旦“断供”,医院将无法运转。

  廖新波认为,目前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如3000多项医疗收费项目中,只有大约1%是护理方面的收费项目,“一个床边洗头才6元,比发廊还便宜,但是护士开展这项工作,技术含量是非常高的,抬头的高度,病人的监测都要非常注意,否则将导致脑梗塞、静脉栓塞。又如病房三级护理一天才3元,比酒店服务费便宜。又如三甲医院2-4人的病房,每人每天收费才64元,比住酒店还便宜……上述这些‘亏本经营’以往都靠15%的药品加成来补贴。”

  还有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也报道了我的一些观点。广东、广州电视台也做了专门的采访,有兴趣的可以通过网络电视重温。

  最后,给题目作答:新政会带来医疗费用增加吗?回答:是!我认为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医疗收费的价格调整,这种“此消彼长”的政策只是目前总费用的结构调整。至于什么原因呢?请思考一下,或者回顾我最近的博文。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