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问题在工资改革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04 20:38
人浏览

  标准难定

  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问题就是工资改革。

  不久前,“五年工资翻番”之说令不少人振奋,虽然之后被国资委认定是不实之说,但人们期望涨工资的胃口已被吊起。

  “涨工资之说的确跟这次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有关系;但是,企业涨工资是根据企业的效益涨,相对容易,但事业单位涨工资需要有一个共性的部分和标准才成。”上述人保部官员对本报记者解释。

  他举例称,学校已经实行了绩效工资,对教师已经优先进行了工资的上调;因为,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有规律的,他们的岗位明确,工作量相对好统计,但是,事业单位系统内的很多岗位都没法明确工作量。

  对此说法,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表示认可:“对于工资改革,每个国家都得有一个基本的标准,也叫基础工资,其他工资都要围绕这个基础工资来调整。比如,可以将公务员的工资定为基础工资,然后,企业和事业等单位都根据这个基础工资衡量,从而规定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不能低于公务员工资的多少倍。同理,行业之间也可以定一个基础工资,然后规定各个行业之间的个人工资不能拉开多少倍。”

  缩小单位与单位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事情,但这样的结果势必就损害了既得利益部门的利益,“如果工资标准硬性地定出来的话,就会损害一些强势集团的利益;所以,此次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之所以难产的主要原因就是无法定出这样一个基础工资。”仲大军分析。

  据记者了解,绩效考核没有标准供执行参考是现在事业单位普遍面临的问题。

唯独没提工资改革的事

  时隔四个月,3月22日,我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下发,该文件除提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之外,还分别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更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2011年起,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部转为聘用制,但是,唯独没提工资改革的事。

  “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太复杂了,否则几年前就会推出。”上述官员表示,“工资改革方案即便在明年出台,也不会一股脑地都出来,会陆陆续续地出,比如先出台事业单位的分类。”

  锁定公益性

  在未来的改革方案中,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将成为主导理念。

  “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的公共福利性质的机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系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仲大军告诉记者,此次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一刀切。

  有统计称,我国有130多万个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人,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教育系统人员已达到一半左右;另有900万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4000万人,各项事业经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0%以上。也就是说,每30多个国人中就有一个是事业单位人员。

  上述人保部官员分析,属于经营性范畴的话,这类单位国家就不提供工资和补贴了,完全自负盈亏;属于准公益性的单位,国家财政承担一部分,单位自己承担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直接为公众和政府服务的事业单位(公益性),这类单位没有能力或者国家不允许其走向市场,国家会全额拨款。只有搞清楚了分类,才能按照分类制定工资标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