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纳税吗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1-06-22 16:24
人浏览

  我们在工作中,很多时候劳动者如果被用人范围违法辞退了,那么是可以获得一笔经济补偿金的,这笔经济补偿金的总额也不小,有几万块,很多人就想知道要不要交税,接下来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纳税吗的相关内容。

  一、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纳税吗

  员工获得经济补偿金是需要扣税的,但员工被企业裁减之后经济上将更为困难。因此,《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发布两年后,财政部颁发了有关经济补偿金免税的新规定。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的《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二、员工入职半年经济补偿金怎么算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员工的经济补偿金什么时候支付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也就是说,企业无须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立即支付经济补偿金,可以等到员工办理完工作交接之后,再予支付。企业应当在规章制度、劳动合同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协议及通知中,对员工的工作交接作出明确的规定或约定,以便有效地利用好法律赋予的权利,避免相关权益遭受损失。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整理的关于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要纳税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员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要扣个税的,符合个税缴纳标准的劳动者记得不要去偷税、漏税。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来咨询法律快车。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