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大学生应走出美好的国考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23 13:11
人浏览

  如何面对国考之“变”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出现三大明显变化:第一,加大了对基层和生产一线考生的招录;第二,定向招录基层服务人员,如村官、三支一扶等,取消大学生村官10分加分;第三,探索从工人、农民中试点招录公务员。

  面对这些变化,部分立志报考公务员的应届考生觉得自己不走运,赶上了政策调整,悲观情绪一度蔓延。对此,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翁坤海认为,在变数面前,大学生们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是积极应对,理智地把握推动这一系列变化的政策导向和内在因素,从中把握考试趋势。

  基层就业将有保障

  翁坤海表示,新的公考政策对大学生的前途来说,是有保障的。比如,原来应届毕业生去基层服务,总担心以后的出路是一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无论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这些去基层服务的应届毕业生未来的出路。如此一来,应届毕业生就可以做一个坚定的选择和判断。

  通过深入了解基层,了解社会,更好地和老百姓共同生活、同步成长。应届毕业生如果有了这样的经历,之后再到省级以上岗位就任的话,就更容易在政策制定和完善上进行决策了。

  合理定位正确选报

  在理智解读了“国考”政策变化、确定了脚踏实地的职业发展规划之后,如何正确选择职位就成为考生们最关心的事情了,那么,如何选报适合自己的职位呢?

  翁坤海表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报考。如果是应届生,那么一些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的职位就不要考虑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职位是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而且,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如果硬要进入需要工作经验的部门里,要承受的压力也是很大的。经验可以积累,从基层做起也不失为一种锻炼自己的好方法。这一变化不仅是“国考”的新举措,也将是未来几年省市公务员招考的必然趋势。

  该是大学应届生走出象牙塔的时候了

  “国考”一年热过一年,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大家争着报考的原因是什么?

  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待遇较好,发展空间大,医疗、养老有保障……所以,每年的公务员考试都吸引大量在校大学生参与,而在报考的大军中,应届生占很大的比例,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把公考当作自己择业的首眩应届生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源于这个群体对商业社会有深深的不安全感,在象牙塔里呆惯了的孩子,不愿意直面竞争激烈的社会,就好比保守型投资者,不愿意为某个机会做冒险者,而是趋向于躲避自己讨厌的。

  考试对学生们是家常便饭,他们不害怕考试,但会对未来感到迷茫。希望稳定和躲避竞争,不喜欢挑战,也不在意未来的上升空间,直接从一座象牙塔进入另一座象牙塔……长此以往,可想而知这些公务人员还有多少与底层劳动人民接触的机会,而这些人又往往是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

法律快车劳动法频道为您整理劳动法相关知识,劳动法频道知识分类齐全,欢迎浏览。如果还有其他疑问,请点击劳动法首页查看,感谢您的访问。

推荐阅读:集体合同审核管理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