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公司法律师案例

股权转让后,受让人拒绝协助办理公司股权过户登记,股权出让人可以起诉请求变更登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苏0507民初12※号原告:冯某。原告:华某某。两原告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周晓松,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务所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股权转让后,受让人拒绝协助办理公司股权过户登记,股权出让人可以起诉请求变更登记
股权转让纠纷-出现两份股权转让协议,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洪商初字02XX号原告刘某,男,汉族,1959年4月生,住南京市雨花台区。被告陈某,男,汉族,1966年4月生,住南京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股权转让纠纷-出现两份股权转让协议,法律效力如何认定
有限公司解散后,股东无法组成清算组的,股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清算
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7)苏0591强清※※号申请人:温XX。委托诉讼代理人:周晓松,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被申请人:苏州市XXX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有限公司解散后,股东无法组成清算组的,股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清算
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可以申请破产清算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苏0507破H号申请人:苏州XX公司。法定代表人:XX,执行董事。委托代理人:周晓松,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可以申请破产清算
股东给破产公司借款能否认定破产债权?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苏0507民初139号原告:吴XX。委托诉讼代理人:周晓松,上海市锦天城(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苏州XX公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股东给破产公司借款能否认定破产债权?
公司高管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司章程的行为,依法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5)虎商外初字第00009号原告:苏州XX公司。法定代表人:蔡XX,该公司董事长。委托诉讼代理人:董XX,江苏XX律
周晓松律师
人看过
公司高管存在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司章程的行为,依法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亲办案件—合作投资却没有实际股东权益,成功为当事人追回投资款
本律师接受当事人委托为其成功追回投资款。在合作之初,当事人按约向对方转账了投资款,但在公司设立时未将当事人登记为股东,也没有向当事人分红及披露公司财务情况。当事
陆培源律师
人看过
亲办案件—合作投资却没有实际股东权益,成功为当事人追回投资款
员工股权激励未经过公司股东会或经授权的董事会表决是否有效?
案情简介原告马某原系被告公司工作人员,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后原告起诉要求被告向原告支付公司股权激励对应的现金价值31万余元及违约金等,并提交《劳动合同》、《聘用通知
李世英律师
人看过
员工股权激励未经过公司股东会或经授权的董事会表决是否有效?
主办案例: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顺利调解
一、案情简介这是大家合伙开办公司很容易遇到的一个风险。在创业之初,大家各持有公司部分股份,一起为公司开拓业务,但是等公司经营思路清晰,稍有盈余,在分配上就发生了
靳菊春律师
人看过
主办案例:损害公司利益责任纠纷顺利调解
亲办案件:客户名单构成商业秘密吗?被诉侵权要求赔偿50万元!
这是本律师办理的一起侵害商业秘密案件的纠纷。对方当事人为我方当事人的原用人单位,即老东家。我方当事人离职后,加入其他公司从事原行业,现对方公司认为现公司及当事人
陆培源律师
人看过
亲办案件:客户名单构成商业秘密吗?被诉侵权要求赔偿50万元!
1/4
法律知识
最新咨询
最新问答
人在外地老家派出所打电话问在不在家,
如果您在外地,而老家的派出所给您打电话询问您是否在家,这通常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情况:核实信息:派出所可能正在进行某种调查或核实工作,需要确认您的居住状态或其他相关信息。紧急通知:可能有关乎您个人或者家庭的紧急事项需要通知您,比如家中发生了意外事件,或者有紧急的法律文件需要您知晓和处理。预防犯罪:有时候警方为了预防犯罪,会对辖区内的居民进行电话访问,了解居民的安全感和社区治安状况。户籍管理:派出所也可能在进行户籍管理工作,需要更新居民的居住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区。面对这种情况,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诚实回答:告知派出所工作人员您目前不在家,并询问他们为何需要知道您的位置。询问详情:礼貌地询问是否有紧急事务需要您处理,或者是否需要您提供其他信息。保持沟通:如果派出所提供了需要您协助的事项,尽量配合他们的工作,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返回老家处理。记录信息:记下通话的时间、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姓名以及通话的主要内容,以备后续需要。保护隐私:在通话中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透露过多个人信息给不明身份的人员。
钱承律师 钱承律师
人看过
我干日结工四天不干了 中介扣我60保险合理吗
关于您提到的情况,是否合理扣除60元保险费用,这取决于您与中介之间签订的合同条款以及当地的劳动法规定。通常情况下,如果您是临时或者短期工作,而且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保险费用的承担方式,那么中介按照约定扣除保险费用可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或者这种扣除方式违反了当地的劳动法规定,那么这可能是不合理的。建议您首先查看您与中介签订的合同,了解其中有关保险费用的具体条款。如果合同中有明确规定,那么应该按照合同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或者您认为这种扣除方式不公平,您可以尝试与中介进行沟通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最好能够保留所有相关证据,包括合同文本、工作记录、通讯记录等,以便在必要时作为证明材料使用。同时,了解当地的劳动法规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和保护措施。
钱承律师 钱承律师
人看过
我们的房子买在昆山市陆家镇。有8年时间了。现在想把儿媳妇户口迂过来。需要那些知料?
你好,对于孩子上户口办理流程的问题,1、派出所受理申请人申报材料后,要认真检查核对并进行走访调查,出具调查报告,做出审核意见,在5个工作日内上报区、县(市)局。2、区、县(市)局在10个工作日内对材料进行核查,作出审核意见,并上报市公安局户政处。3、市公安局户政处在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意见,并将户口材料逐级返回区、县(市)局和派出所。
我是一名老师 5.20提的离职 6.20可以办离职手续 但学校想让我干到6月底
如果您已经按照合同规定提前通知了学校您的离职意向,并且遵守了合同中规定的提前通知期限(在这个案例中是30天,从5月20日到6月20日),那么您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合同上的义务。根据大多数劳动法规,雇主不能强迫员工在提出离职后继续工作超过约定的通知期。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步骤和考虑因素:1、查看合同条款:仔细检查您的雇佣合同或任何相关的人事政策,了解关于离职流程的具体规定。确认是否有任何条款允许学校要求您工作到6月底。2、了解法律规定:熟悉当地的劳动法律和规定,了解员工和雇主的权利与义务。在一些地区,雇员有权在提前通知期结束后立即离职,而无需同意延长工作。3、与学校沟通:与学校的管理层进行坦诚的对话。说明您的立场,同时询问学校为什么希望您留下至6月底。可能存在特殊情况或理由,比如找不到合适的替代教师,或者是为了完成某个关键项目。4、协商解决方案:如果学校坚持要求您留下,可以尝试协商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例如,您可以同意帮助培训替代者,或者协助完成某些关键任务,但前提是得到额外的补偿或者某种形式的激励。5、获取法律建议:如果情况复杂,或者您不确定自己的权利,可以咨询劳动法律师或当地劳工部门的意见。6、书面记录:确保所有沟通和协议都有书面记录,以防未来出现任何误解或纠纷。7、准备离职:即使同意留下,也要开始准备离职所需的手续,包括交接工作、整理个人物品等。8、保持专业态度:无论结果如何,保持职业精神和积极态度对于维护您的声誉和未来的职业机会都非常重要。总之,您的目标是以最和谐的方式解决这一情况,同时保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更好地控制离职过程,并确保平稳过渡到下一个职业阶段。
颜惠律师 颜惠律师
人看过
实习必须在网上签字吗?只能签实习协议吗?
你好!签实习协议没有?怎么约定的
如何激活未成年人社保卡?
法律分析:由本人到银行营业网点现场激活。拿到社保卡后,持卡人需持社保卡、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到,对应银行营业网点激活社保卡(未成年人需由监护人持社保卡、监护人有效身份证明原件、户口簿办理)。参保人在领取到社会保障卡需要在半年内办理激活,否则原医疗保险卡将限制使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五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全面落实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同工同酬,依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权益。
小区物业地下室路面滑湿骑电动车摔伤骨折,物业公司有责任吗?
1、在小区内摔伤物业公司是否承担责任要视情况而定。2、如果是由于物业公司未尽到维护小区安全管理职责而摔伤,物业公司是要承担责任的,比如小区道路损毁严重,物业没有及时处理或修复,也没有任何围挡遮护,业主在这种情况下摔倒受到伤害,物业公司应该承担相应责任。3、如果是因为业主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摔倒,比如自己走路不小心滑倒;被他人或车辆碰倒、绊倒、撞倒;或躲避他人、车辆过程中摔倒,等等,需要业主自己承担责任。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组织者承担补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