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你好律师·情况是这样的:我单位(济南车辆段青岛运营动车所)正在集资建房·就是针对本应享受福利分房,而未享受福利分房的职工将做最后一次分房。过期将不再进行这样的分房·而我这个情况是:在不享受分房待遇里有一条规定夫妻其中有一方名下(也就是户主)有公房的将不得参与这次分房。而我的原因是我的妻子名下有套公房(有房产证)这套公房是因为她的父母当年下乡由于种种原因户口一直没签上来而落不上户·而我妻子在青岛上学·我的妻子是青岛本市户口,所以落在了我妻子名下·也就是说这套房子的户主是我妻子的。单位就把我列在了不享受福利分房的行列里!现在我妻子父母的户口落上来了·但是由于我们是新婚·而婚前这些事我不知道·到了单位交款日期才告诉我我不符合规定·也就说我妻子来不急把房子户主改成她父母的名。而我已经把集资建房钱已经打到单位账户上·如果单位认为我这种条件不具备要房资格,我交的钱将于本年后才给予退还·我想请教律师:一。我怎么样做我才能享受单位这最后一次的分房。二。如果我条件真的不符合单位分房要求,我已交的集资建房钱是否应马上退还。三。如果单位以后不再进行集资建房或者是福利分房,我将应得到什么样的补偿?谢谢··

房产纠纷 2018-09-06 08:3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职工通过福利分房得到的房屋不是产权房,职工对于福利分房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职工可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购买福利分房的所有权,只有这样的“公房”是可以继承的。  职工一直未买下福利分房的产权,直到去世他都是承租人而不是所有人。
    《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房的承租权不是公民的合法财产,那么公房也就不可能是“遗产”。既然不是遗产,那么职工在遗嘱中的对福利分房的处分也是无效的。
    职工死后这套房屋的承租人并不会因遗嘱而转变为继承人的财产。  那么遗嘱的继承人是否对这套住房没有任何权利了呢?根据婚姻法的立法精神,配偶享有在职工去世后仍然在这套房屋居住的权利。
    配偶和子女都可能成为房屋的承租人。
  • 集资房是改变住房建设由国家和单位承包的制度,实行政府、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通过筹集资金,进行住房建设的一种房屋。职工个人可按房价全额或部分出资,政府及相关部门用地、信贷、建材供应、税费等方面给予部分减免。
    集资所建住房的权属,按出资比例确定。个人按房价全额出资的,拥有全部产权,个人部分出资的,拥有部分产权。  婚姻存续期间一方取得的财产均属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归夫妻共同所有和负担,一般是一人一半。
    如果一方有过错,分割财产是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具体份额由法院裁定。
  • 单位集资建房产权归谁?  首先:  
    1、套房产是否有产权证;  
    2、有当时对于集资款能够占有产权比例的问题。  单位集资建房办理产权证要提供的材料:  房地产登记一般分为五个程序,即登记收件、勘丈绘图、产权审查、绘制权证、收费发证。  
    (1)登记收件。产权登记的第一程序就是登记收件。登记收件表示主管机关接受产权人主张权利的申请。因此,产权人必须填写申请书,并交验有关证明、证件,经审查符合登记条件的,予以收件,即接受申请书,收存需要进一步审查的有关证明、证件。  
    (2)勘丈绘图。它是对已申请产权登记的房地产逐户、逐处进行实地勘察,查清房地现状,丈量计算面积,核实墙体归属,绘制分幅平面图,补测或修测房屋分幅平面图,为产权全面审查和制图发证提供依据。  
    (3)产权审查。对申请登记的房屋,经过认真细致的实地勘察和丈量制图,掌握了房屋全部实况资料以后,即可转入产权审查。  产权审查是以产权档案的历史资料和实地调查勘察的现实资料为基础,以国家现行的政策、法律和有关的行政法规为依据,对照申请人提交的申请书、墙界表、产权证件、证明,逐户、逐栋认真审查其申请登记的房屋产权来源是否清楚,产权转移和房屋变化是否合法等。  整个复杂细致的工作过程。  
    (4)绘制权证。对申请人申请的房地产,经过审查确认可以颁发产权证后,应及时转入制权证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绘制应颁发的产权证件。  
    (5)收费发证。它是产权登记发证工作最后程序,要求把应收的登记费收缴入库,把应发的权证发放到所有权人手中。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青岛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