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我被别人通过电话诈骗了五千元,对方构成犯罪不,我该怎么办

刑事辩护 2018-07-05 09:15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接到诈骗怎么办,一般骗子都会要你亲朋好友的电话,声称有好事通知你的时候却联系不到你,有了朋友亲戚的电话号码方便为你服务。这样的称述一般都是骗子的借口。
    还有的骗子电话声称自己是派出所或是什么流动党员委员会等部门的,正好你的确是流动党员,但是一旦涉及到其他人的电话或是银行卡等,一定要慎重,不要轻易泄露,哪怕自己去一趟也没有关系。
    接到骗子电话最好的方式就是提问,问清楚一些问题,比如它是怎么知道你的电话的,为什么要其他人的电话,当然一般这些骗子都有所准备,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直接告诉他打错了,如果真的找你还会打过来的。
    接到骗子电话有不小心被骗了,要在知道是骗子之后立马打电话报警,要让这些骗子都被警察抓住,要防止更多的人被骗。
  • 对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罪规定了三个档次的处刑。即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对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对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由于这类犯罪案件情况较为复杂,从实际发生的案例来看,诈骗的数额一般都很大,有的数额在百万元、千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数亿元、数十亿元。
    至于何谓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何谓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可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司法解释予以明确。
  • 刑法266条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定罪标准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财物可以是属于被害人所有,也可以是被害人持有。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或持有人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将财物交给行为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诈骗罪的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佳木斯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