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05年原被告签订劳务合同,2005年12月起诉?2006年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劳务费14万元。?2006年被告不服,上诉后二审法院发回重审?2007年一审法院做出判决,被告给付原告劳务费14万元,利息1.9万元?2008年被告不服,上诉后二审判决:撤销2007年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2009年原告不服向高院提起再审,高院驳回再审请求。?2010年原告向北京最高人民法院再次提起申请。?2011年得到裁定再审请求得到批准。?2012年4月23日再审法院做出撤销二审法院2008年做出的民事判决书,维持一审法院2007年做出的一审判决,该案现已进入执行阶段。?问:2007年-2012年再审期间的利息损失、差旅费、交通费、该怎么办?该如何起诉?2005年原被告签订劳务合同,上诉后二审判决:问:2007年-2012年再审期间的利息损失

诉讼 2019-05-27 08:5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上诉人,被上诉人在收到二审法院驳回一审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裁定,那么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已经生效了。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从收到二审裁定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向二审法院申请再审。
    【2】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3】《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 刑事诉讼过程中,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依法上诉请求二审,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如下:
    (一)全面审查原则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诉的,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
    实体性审查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审查下列主要内容:
    1、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证据之间有无矛盾;
    2、第一审判决适用法律是否正确,量刑是否适当;
    3、在侦查、起诉、第一审程序中,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的情形;
    4、上诉、抗诉是否提出了新的事实和证据;
    5、被告人供述、辩解的情况;
    6、辩护人的意见以及采纳的情况;
    7、附带民事部分的判决、裁定是否适当;
    8、第一审法院合议庭、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意见。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第二审人民法院具体运用上诉不加刑原则时,应当执行下列具体规定:
    1、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即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
    2、对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
    3、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的,不得加重决定执的刑罚,也不能在维持原判判决定执行的刑罚不变的情况下,加重数罪中某罪的刑罚。
    4、对被告人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不得撤销原判缓刑或者延长缓刑考验期。
    5、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判处的刑罚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不得撤销第一审判决,直接加重被告人的刑罚或者适用附加刑,也不得以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理。
    必须依法改判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裁定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
    另外,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只能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其他第一审被告人也不得加重刑罚。
    注意:上诉,刑罚不可以可以加重,但罪名可以加重。
  • 我国诉讼体制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即每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理的,即告终结。
      
    1、不服第一审法院判决的,可以向第一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上诉。例如:一审法院是县区法院的,可以向地市中级法院上诉;一审法院是地市级法院的,可以向省市高级法院上诉。
      
    2、第二审的判决为终审的判决,不能再上诉。即如果第二审判决是由地市中级法院作出的,该判决即为终审判决。不能再向高级法院上诉。
      
    3、如当事人对中级法院的生效判决不服,可以向高级法院申请再审。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内提出的,高级法院会依法立案审理,并作出是否再审的决定。
  • 驳回起诉,是处理案件的程序问题,所以是用裁定书,而驳回诉讼请求,是处理实体问题,所以是用判决书。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北京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