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工人在刚刚满60周岁五天后,在工作中出现意外死亡,请问这是求组劳动或劳务关系,赔偿的标准是什么

劳动纠纷 2019-04-01 18:0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劳务关系属于雇佣关系,大部分都是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如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劳动关系中的员工因工死亡之认定为工伤,按劳动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确定赔偿。
    而雇佣关系则按《侵权责任法》、《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意见》第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经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确定赔偿。
    所属分类: 默认
  •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以张某可以要求A和B承担赔偿责任。
  • 您好,建议最好还是申报工伤。私了如果以后出了问题,比较麻烦。劳动关系:保持。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伤残津贴:单位安排工作或月津贴70%。缴费基数:本人月工资。
    劳动关系:解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8个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4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60个月。 缴费基数:成都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工伤的理赔:
    一、根据《劳动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二、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七条 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三、认定工伤
    从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四、申请劳动部门做职工劳动伤残鉴定。
    依据GB/T 16180-200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标准进行伤残等级评定,如果够上伤残等级,可以按伤残程度给予相应的赔偿。
    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临夏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