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婚前公公全款买的婚房,是三联单的,婚后房产证要下来了,需要原房主落户之后更名,如果更名给我老公,有我一半吗?还是必须写上我的名字才有 如果房子写我夫妻的名,再次买房需要多交税钱吗婚后房产证要下来了,还是必须写上我的名字才有 如果房子写我夫妻的名,再次买房需要多交税钱吗

房产纠纷 2019-08-11 22:55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1、婚后使用夫妻共同财产买房的,不论登记在一方名下,还是登记在二人名下,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婚后使用个人财产买房的,登记在本人名下的,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不是夫妻共同财产。 
    3、以上可知,区分婚后购买房产的归属,关键看是用什么财产购买,如果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反之,则是个人财产。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办理夫妻更名手续的前提是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办理手续时需夫妻双方同时到场,填写《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具体提交的证件因房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提交资料如下:  
    (一)如是房改房,需提供原售房单位的证明,写明因供暖原因允许将产权人变更为配偶的名字;如是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夫妻双方写变更申请并简单注明理由;  
    (二)结婚证复印件(核验原件);  
    (三)夫妻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核对原件);  
    (四)夫妻双方共有房屋的协议;  
    (五)房屋所有权证;  
    (六)房改房提供原购房契约复印件(核对原件);  
    (七)屋所有权证附图、登记表复印件。如果证中没有图的可不提供,登记表不复印原产权人姓名;  
    (八) 办理夫妻更名手续只需提供房产证印花税5元,其余任何费用均不需交纳。  以上就是办理房产证夫妻更名的一般手续要求,如果您目前正面临这些问题,如是否要办理房产证的夫妻更名,具体怎样办理房产证的夫妻更名等等,那么不妨咨询本地专业律师,他们将会很好的的给您提出相关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 如果买的是二手房,缴纳的税费如下:
      
    1、契税:住宅类房屋标准按房款总价的3%或
    1.5%或1%交纳,每套交纳具体的比例需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购房者的购房时间、购房单价、购房面积、是否第1次购房等因素来确定;非住宅类房屋按房款总价的3%交纳。
      
    2、营业税:2年以上房屋不再区分普通住宅与非普通住宅。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目前,国家对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征收标准是销售额的5%,加上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一共是销售额的
    5.6%。
      
    3、个人所得税:一般卖方承担,如果是卖方唯一一套房子,且居住五年以上没有此税,但虽然卖方居住此房五年,可是这套房子不是他唯一的房产,则此税要交。
      
    4、土地增值税
      
    5、普通住宅免征;非普通住宅3年内:房屋成交总额×
    0.5% ,3年至5年:房屋成交总额×
    0.25%,5年或5年以上:免征。
      
    6、印花税:总房款的万分之五
      
    7、交易手续费:平方米数*3
      
    8、产权证工本费:约80元
  • 契税的缴纳时间:在签订正式购房合同的时间,为契税发生缴纳义务的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契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签订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的当天,或者纳税人取得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的当天。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细则》第十八条条例所称其他具有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性质凭证,是指具有合同效力的契约、协议、合约、单据、确认书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凭证。
      第九条规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土地、房屋所在地的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契税征收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黑河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