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2005年我们与老板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按税后1比4.87转让,2008年一次我去工商局查阅资料无意发现我的转让协议变成1比1了,明显是做了手脚,而且是老板聘请的律师去工商局办理的企业股东的变更,现在又发现老板收购我们的股份所用资金都是用的我们原先企业小金库的资金来收购的,现在我们可以反悔这个转让协议吗?律师做鸳鸯协议该到何处投诉?

股权转让 2018-08-22 12:24 人浏览
共3位律师解答
  • 公司股权转让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股权转让协议、修订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如委托他人办理还需要委托书、及转让双方身份证原件。
  • 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权收购流程如下:常见的股权收购的方式:  
    (1)一家公司以本公司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   
    (2)一家公司以其控股公司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收购另一家公司的股权。 从股权收购的定义来看,收购股权必须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即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收购后,投资方将成为被收购企业的第一大股东。如果不能对被收购企业实施控制,则不能作为股权收购重组对待,而是一般的股权购买业务。对于支付对价的方式,没有特别要求,可以是非股权支付额,也可以是股权支付额,或者是两者组合,但只有以本公司或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才能作为股权支付额对待。如果以持有的非控股企业的股权、股份作为对价,则属于非股权支付额。  
    3、怎么进行股权收购?  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出现公司股权收购的情形是很正常的。公司股权收购是需要遵循法律关于公司股权收购的程序规定的。股权收购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呢?  
    (1)起草、修改股权收购框架协议;  
    (2)对出让方、担保方、目标公司的重大资产、资信状况进行尽职调查;  
    (3)制定股权收购合同的详细文本,并参与与股权出让方的谈判或提出书面谈判意见;  
    (4)起草内部授权文件(股东会决议、放弃优先购买权声明等);  
    (5)起草连带担保协议;  
    (6)起草债务转移协议;  
    (7)对每轮谈判所产生的合同进行修改组织,规避风险并保证最基本的权益;  
    (8)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风险出具书面法律意见;  
    (9)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法律意见;  
    (10)协助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工作;  
    (11)办理公司章程修改、权证变更等手续;  
    (12)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出具书面的法律风险防范预案(可选);  
    (13)协助处理公司内部授权、内部争议等程序问题(可选);  
    (14)完成股权收购所需的其他法律工作。
  • 公司股份转让办理具体借鉴,中国有关法规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对股份转让作出如下一些规定:  
    1.股东持有的股份可是以依法转让。股东转让其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  
    2.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让记名股票,由公司将受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但股东大会召开前3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得进行股东的变更登记;  
    3.无记名股票的转让,由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4.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3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应当向公司中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5.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  
    6.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若收购本公司的股票,必须在10日内注销该部份股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公告。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7.采取发起方式设立的公司,公司股权证的转让必须在法人之间进行;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其股权证按其原持有人身份,可在法人之间以及公司内部职工之间转让,本公司内部职工持有的股权证不得向公司以外的任何个人发行和转让。以上两种方式设立的定向募集公司在成立1年后,增资扩股时如需转为社会募集公司,扩大股份的认购和转让范围,应按法定条件和程序,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同时应将股权证换发为股票。公司内部职工的股份(除去职和死亡者的股份外),在公司配售后3年内不得转让;  
    8.国家股、外资股的转让需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9.股份有限公司自公司清算之日起不得转让。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乌鲁木齐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