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最简单的劳动用工合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2-01-14 13:54
人浏览

  用工合同签订时,我们要注意一次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与用人单位约定的一样,防止自己的权益受侵害。那么,最简单的劳动用工合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最简单的劳动用工合同

  甲方: 身份证号码:

  乙方: 身份证号码:

  (一)根据有关规定, 经协商甲、乙双方共同签订本协议, 共同执行。

  (二)本协议期限为 :自年 月日起至年 月日止。

  (三)工作任务: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1、 乙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遵守甲方的工作规范、操作规程、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员工手册》中写明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同时,爱护甲方财物,保守甲方机密,维护甲方利益,服从甲方的领导、管理和教育。

  2、乙方违反劳动纪律, 甲方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直至按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或解聘。

  (六)协议的终止、变更、续签和解除:

  1、 本协议期限届满时即终止, 由于生产工作需要, 在双方同意条件下, 可续签协议, 并应提前1个月办理续签协议手续。

  2、 经双方协商同意, 可以变更协议有关内容并办理协议变更手续。

  3、甲方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生产经营状况解除本协议。

  4、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乙方可以解除本协议:

  (1) 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 生产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 企业又不加以改善的;

  (2)甲方违反劳动协议或法律、行政法规, 侵害乙方合法权益的。

  5、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协议, 均应提前 30天通知对方。

  (七)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 给对方成经济损失, 应视其后果和责任大小按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八)协议如有未尽事宜, 凡属国家有规定的, 按有关规定执行;凡属国家没有规定的, 甲、乙双方可协商修订、补充;如不能解决,可以由三都县中和镇法院进行仲裁。

  (九)本协议双方签字即生效。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二、学校劳务合同范本

  甲方:玉溪师范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为加强用工管理,保障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和学院的利益,根据《玉溪师范学院录聘人员实行合同制管理的办法》(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第一条 劳务合同期限:

  本合同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合同期限为壹年。

  第二条 工作岗位:

  甲方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乙方从事________________ 岗位工作。(具体工作任务等见合同附件)

  第三条 工资待遇

  第四条 权利义务:

  (一)甲方权利

  1.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管理教育,检查督促乙方完成规定的岗位工作任务。

  2.甲方根据工作需要有权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

  (二)甲方义务:

  1、甲方有义务对乙方宣传国家法令、法规和介绍甲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相关管理规定,对乙方进行思想政治与遵纪守法教育、安全生产及职业道德教育。

  2、按时支付乙方的报酬,按规定代扣意外伤害保险及其它单项保险。

  (三)乙方权利:

  1、乙方对甲方在劳务合同和岗位责任外的其他不合理要求可提出意见,必要时有权拒绝操作。

  (四)乙方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

  2. 乙方应为甲方保守商业秘密。

  3.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团结协作、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第五条、解除劳务合同

  第六条、违约责任:

  第七条、有关事宜:

  甲方代表(签章):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

  三、劳务用工合同

  雇用方(甲方):

  劳务方(乙方):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劳务用工协议,双方共同遵照执行。

  本合同一式六份,甲方项目部一份,乙方二份;报送公司人力资源处、财务处、工程管理处三份备案。

  附件《劳务费用一览表》 甲方:(印章) 乙方:(印章) 负责人: 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工程管理处:

  人力资源处: 经办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附件:

  甲方: 乙方:

  甲方代表:乙方代表: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最简单的劳动用工合同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上述内容是关于最简单的劳动用工合同、学校劳务合同范本、劳务用工合同。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