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详情

公司未与本人签订合同,工作一年后才开始交五险。现在工作两年,刚辞职。要求公司将本人所得发放于本人。但是公司以正在造工资为由继续拖着(业务费已半年未发放)。本人正好有一国外客户,私人账户将1万多美金货款打入本人私人账户。现在本人扣着这笔货款作为筹码,要求待公司将所拖欠工资和提成发放后,将货款交予公司。 请问这么做有什么法律后果,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已与公司相关负责人协商,但未果) 这样算犯罪吗,要坐牢吗?或者我私自将货款除去个人应得部分,其余打给公司要求的账户,这样可行吗? 请告诉我最坏结果可能是什么?

其他 2019-08-20 11:49 人浏览
共13位律师解答
  • 你好!公司拖欠工资你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解决,但不能把公司的货款私下扣留,这样可以涉嫌侵占罪的,建议你立即申请仲裁后通过仲裁部门向法院对该货款保全。这样就好追回你应当所得了,详细你可以电话联系。
  • 您好,可以起诉解决。如有疑问,可电话联系
  • 您好,可以起诉解决。如有疑问,可电话联系
  •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协商解决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
  •   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为由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和经济补偿。  仲裁、诉讼胜诉后可以申请执行。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严格讲来,对方违法拖欠工资,己方亦略显不妥(法律上可以立得住)。可以通过签发《律师函》,告知公司拒不结发工资的后果,以及因此而被迫留置货款的情由;可以全权委托律师处理,及早依法进行工资维权。如不及早处理,你在法律上的风险是,公司可能以涉嫌侵占公司财产犯罪,对你进行刑事控告,不论成立与否,公司可以与你“耗”。

  •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盐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查看全部13个解答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