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行政单位旷工如何处理

行政单位旷工如何处理

劳动纠纷 2022-12-05 人浏览

律师解答

行政单位工作人员旷工,属于国家公职人员的,一般予以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但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可以开除。
属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行政机关作为用人单位没有对劳动者旷工这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但可以警告并且不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
而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应当公示或者提前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将理由告知工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八十八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法律和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十五天,或者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若对以上内容有疑问,请联系平台【反馈】
点赞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