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遗嘱继承案例:有一个父亲,生前确实写了份亲笔遗嘱,内容是把全部财产赠予隔壁的木匠,而且这个木匠十八来与被继承人只碰面过两次,关系很是一般,虽然该亲笔遗嘱的形式要件齐全,也符合《继承法》中的每一条细则。但当儿子发现父亲遗嘱后,却认为,自己父亲绝对不可能会写这样一份遗嘱,并拿出证据说明了一件无人不为之感动的事情;父亲病重期间,儿子为了治疗父亲的疾病,根据医生的吩咐,提出了一个一般人无法做到的治疗方案,就是儿子自己在腿上肉割一块肉!熬汤给父亲喝。虽然最终没能救活父亲,但儿子至今腿上还留有一块疤痕作证,这可以写入中国历史的第二十五孝行为,在法庭上有众多医生证明,有众多亲戚证明“割肉救父”是事实存在的,而且木匠拿不出任何反证来推翻儿子举证证明。问题补充:问题如下:1,有什么方法证明儿子在说谎?证明儿子说谎在继承法律上有意义吗?2,木匠曾经是反革命刚刚刑满设放,那么木匠能够能够合法得到这份遗产吗?3,如果儿子真的有二十五孝的行为,法官是否会剥夺他的法定继承权吗?4,如果法官让木匠继承了全部的遗产,这样违反公序良俗吗?5,一切都是事实的情况下,遗产赠予木匠的行为是精神失常的行为吗?6,你是法官遗产应该判给谁,木匠还是儿子或者各一半?7,你是人大代表,什么条文想加进《继承法》里面?8,如果你是木匠,在法庭上怎样来维护遗嘱继承人应有的权益?9,如果你是法定继承人,你怎样来反省整个遗产纠纷案?10,如果你是律师,接到这样的案件你会怎样来代理这个案子?------------------------------------------------------------------------------现在社会上类似的遗产纠纷很多很多,主要争论焦点是为什么给木匠而不给儿子?有此而引发的是否神经病?是否遗嘱真正意愿?是否神志不清?梅艳芳如是,帕瓦罗蒂如是,龚如新如是……众多保姆遗产案如是。

继承 2018-12-05 11:00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一种合法处分形式,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而所谓法定继承人的继承权利也是在被继承人没有立下遗嘱的情况下才有继承权。至于法定继承人的赡养义务,跟继承权更是两码事,赡养义务是法定强制的,是子女对于父母之前抚养自己长大的一种回报,无论是否有遗产可以继承都应该尽到赡养义务。
  • 夫妻一方死亡财产分配按照我国《继承法》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按照《继承法》第十三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 一、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一) 配偶
    (二) 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三) 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四) 兄弟姐妹
    (五) 祖父母、外祖父母
  • 遗产继承纠纷解决方式:

    1、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2、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
    协商虽然是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但也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
    达成的协议也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

    (2)合法原则。经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也要合法,否则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楚雄州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