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刘金明律师您好!请教个问题:我们赡养继母40余年,2014年初继母把她(房产是父亲名下,已分她一份,没过户。)房产、财产给她姐姐的孩子写了承诺书,同年年底给她大哥的孩子写了留言。继母又在2015年3月初与我们析产时,主动向法院提出要与我们(继承人)进行调解,最终在法院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书。2015年7月13日继母去世。按照继承法第二十条,继母与我们达成调解协议,应该是继母推翻了2014年写的,遗赠尚未生效的承诺书和留言对吧?继承继母的份额由我们继承对吧?请您明示,谢谢!达成调解协议书。继母与我们达成调解协议,遗赠尚未生效的承诺书和留言对吧?继承继母的份额由我们继承对吧?

继承 2019-05-26 12:49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一般来说,遗赠扶养协议有如下特征:  
    1、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中的一方,即遗赠人(受扶养人)民,另一方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集体组织。双方只有经过充分地酝酿协商,遗赠人表示愿意遗赠与接受扶养,扶养人表示愿意接受遗赠与承担扶养义务,并且就遗赠财产的种类、数量,扶养的具体方式、要求,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等内容,均已达成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才得以成立并发生法律效力。  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不同,遗赠为单方法律行为,其设立、变更和撤销全凭遗赠人的意志,而无需征得受遗赠人的同意。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遗赠人与扶养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一旦遗赠扶养协议成立和发生效力,任何一方非经法定事由和程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  
    2、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当事人都承担一定义务的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遗赠人享有生前接受扶养的权利,同时负有将自己的财产遗赠给扶养人的义务;扶养人享有接受遗赠的权利,同时也负有扶养遗赠人的义务,遗赠扶养协议的双方当事人既享受权利也承担义务,因而是双务法律行为。这与遗赠不同,遗赠一般是单务法律行为.受遗赠人只享受接受遗赠的权利,而不承担对遗赠人生前扶养和死后安葬的义务。  
    3、遗赠扶养协议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经双方协商一致,立即发生法律效力。扶养人应当按照协议确定的扶养方式和要求,履行对遗赠人的扶养义务。遗赠人对已尽到扶养义务的扶养人,应按照协议将自己的财产于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扶养人不尽扶养义务或履行扶养义务不符合协议要求,或者遗赠人擅自变更、撤销遗赠扶养协议内容的,都是违反协议的“违约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与签订协议即发生效力的遗赠扶养协议不同,遗赠是在遗赠人死后才生效的法律行为,所以遗赠人生前可以随意变更、撤销遗赠。  
    4、遗赠扶养协议是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必须采取某种表现形式的法律行为  遗赠扶养协议涉及对公民的扶养和转移死者遗产,属于重大民事法律行为。有关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是否经公证或请无利害关系人到场见证,继承法并未明确规定,但至少应当由遗赠人亲笔书写全文,并由遗赠人与技养人共同签名.并注明年、月、日。这是因为利害关系人对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发生争议的,往往遗赠人已经死亡.如果该协议全文由扶养人书写,遗赠人仅在协议下方签名,就难以保证遗赠扶养协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应当参照自书遗嘱的形式,由遗赠人亲笔书写拿文、签名并注明具体日期,扶养人亦应在协议上签名。
  • 因遗赠纠纷提起的诉讼,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第34条关于专属管辖的规定,由遗赠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遗赠财产、遗赠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遗赠确认期限纠纷:欲使遗赠发生预期法律效果,须由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否则视为放弃。
  • 继承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当遗产继承时,继承人的权力在法律上默认为继承,所以只要不声明放弃,就表示为继承;而遗赠的时候,财产所有人死后将财产转赠某人(这个人是继承人以外的人),是赠予的行为。也就是说被指定的人可以选择要或者是不要,在这不作声明的情况下法律默认为放弃。
  • 如果分割房屋遗产的方法在客观上可行,且不损害房屋的效用,不影响生产、生活, 可以分割处理。对于不宜分割的房屋,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1.折价补偿方法。一般是归居住使用者所有,由其按各继承人应继承的房屋遗产份额折价补偿。
    房屋作价标准可以由继承人自行协商确定,或根据房屋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私房标准,并参照当地的市场价格合理评定。
    2.共有方法。各继承人也可以商定遗产房屋为共同所有,可以是按份共有,也可以是共同所有。
    在房屋遗产分割中,应尽量采取折价补偿的方法,共有的方法并没有彻底解决纠纷,应视为对第一种方法的补充,如折价一方因经济能力负担不起折价款时,采取共有方法,也可减少矛盾。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济南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