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求事项:1、解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合同;2、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2000元;3、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克扣、拖欠工资1924.13元及其月度补助金_1680元(17年11月-12月,18年1月)共计3604.13及25%的经济补偿金901.03元合计4505.16元;4、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办公电脑租用费用1800元(行情价200元/每月,本人提供电脑办公为2017年4月-12月共9个月);5、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2018年2月份工资(在收到《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2日内结算)6000元、餐补264元、通信补助200、交通补助350元、公积金720元共计7354元,无故延应额外支付25%经济补偿金1883.5元6、仲裁费用由被申请人连带承担。事实与理由:申请人于2017年进入被申请人处工作并与其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有效起始日期为2017年4月18日(实际起始日为2017年4月5日)至2022年4月17日止,在合同履行期间,2017年4月至10月被申请人按合同履行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2017年11月-2018年1月3个月期间,在未接到任何关于工作时间相关制度调整细则的情况下,以缺勤为借口克扣工资,同时2017年11月-2018年1月交通补助及通信补助在未知会本人的情况下划入其他人账户的行为,侵害本人知情权。2017年4月入职以来,办公室使用的电脑公司未提供,一直使用本人的电脑,公司未支付任何补偿。于2018年2月26日、27日被申请人口头、信息及邮件的形式通知申请人,让申请人于2018年2月28日办理离职手续且没有任何经济补偿,严重违反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申请人特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款规定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提出上述仲裁请求,请劳动争议仲裁委依法裁决。由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2000元;在合同履行期间,请劳动争议仲裁委依法裁决。

仲裁 2019-05-09 18:58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用人单位不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一、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 若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就以上问题,建议双方协商处理,若双方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用人单位具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法定过错,劳动者可以随之解除合同,要求用人单位结清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没有法定过错,劳动者辞快工,经过用人单位批准的,属于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扣减工资;未经批准擅自离职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和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出勤结清工资,但劳动者应当赔偿损失,二者应当分别计算,合并结算。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 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要补偿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下列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有权取得经济补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如果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三明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