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请问目前苏州市二手房买卖中的评估费占房屋总价的比例是多少?(我即将购买的房屋总价为64万,面积为64平方米)

谢谢您的回答!!

房产纠纷 2018-12-31 21:56 人浏览
共4位律师解答
  • 二手房评估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消费者在购买房屋的时候可能会进行房地产的估价。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会向当地的房产管理部门递交双方的成交价格,如果房地产管理部门认为成交价格明显低于房屋的市场价值,那么就会委托专业的评估机构对双方交易的房产价值进行评估,并且以此次评估结果作为缴税的依据。
      二是贷款人在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时候可能会对房地产进行估价。当贷款人向银行借贷时,银行会为了确定抵押物的担保价值,从而确定可能的贷款金额而进行专业的房地产价值评估。
      三是在对房地产保险的时候需要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具体来讲,对房地产的评估可以分为保险价值评估和保险事故发生或损失程度评估。对房地产进行保险可以减轻房地产发生灾害或意外事故时房主所要承担的损失。
      四是当出现征地或拆迁的情况时需要对房地产价值进行评估。  五是在二手房的交易过程中,当买卖双方发生了房地产纠纷的时候需要对房地产的价值进行评估。
  • 房产评估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买房贷款、卖房过户、找中介、进银行,他们都会告诉你房子要评估。比如购房者需要办理抵押贷款,银行要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才能向购房者发放贷款。当然,房东在出售房子前,通过专业房产评估也能对所卖的房子心里有个谱。为了在交易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买卖双方都应该对“房产评估”有一定了解。  影响二手房评估价的首先是区域因素,主要包括小区地段、交通条件、周边环境、配套设施、未来发展前景及环境污染等。其次是房屋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建筑年代、楼层、朝向、户型格局、房屋装修、通风采光、物业类型、燃气状况、得房率等。另外,还有市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二手房评估分为“免费评估”和“付费评估”两种方式。  免费评估:目前除了具有专业资质的房产评估公司以外还有一种新型的网络二手房评估也已趋于成熟。国内几家大型的房产类网站、或者拥有房产频道的综合性网站均开始为消费者提供免费二手房估价这一服务,其中以搜房评估网最为引人注目。  付费评估:房产评估是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现在,买房贷款、卖房过户、找中介、进银行,他们都会告诉你房子需要评估。比如购房者需要办理抵押贷款,银行要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才能向购房者发放贷款。办理按揭贷款的评估,需要具有专业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  那么,二手房评估如何收费?根据省物价局的有关规定,目前评估费收费标准采取累进计费率:房屋总价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收取评估总价的
    0.42%;100万元到500万元的(含500万元)累进计费率为
    0.3%;500万元到2000万元的收取评估总价的
    0.12%;2000万元到5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收取评估总价的
    0.06%;5000万元以上的收取评估总价的
    0.012%。
  • 二手房买卖经常出现房屋已经出租或者抵押的情况,而按照我国法律“买卖不破租赁”、“买卖不破抵押”。因此,对抵押或租赁的房屋一定要在买卖前要求卖方处理好抵押或租赁的第三方权利问题。
    如果由此导致买方损失的,买房可以追究卖方的违约责任。如果房屋有其他共有权人,那么买方应当取得共有人同意方可买房,否则合同可能被宣告无效。
  • 二手房过户注意事项:
    1.了解房屋情况。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要求卖方提供合法的证件,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身份证件及其它证件。
    2.签合同。如卖方提供的房屋合法,可以交易,买方可以交纳购房定金(但不是商品房买卖的必经程序)。买卖双方通过协商,对房屋坐落位置、产权状况及成交价格、房屋交付时间、房屋交付、产权办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买卖合同。
    3.申请过户。买卖双方共同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管理部门要查验有关证件,审查产权,对符合上市条件的房屋准予办理过户手续。如果存在无产权或部分产权未得到其他产权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情况,则拒绝申请。
    4.立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交易双方才能办理立契手续。
    5.缴纳税费。税费的构成比较复杂,要根据交易房屋的性质而定。比如房改房、经济适用房与其它商品房的税费构成是不一样的。
    6.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交易双方在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办理完产权变更登记后,买方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通知单到发证部门申领新的产权证。
  •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平台崇左律师团
    官方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声明: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