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企业年金可让养老金翻倍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2020-06-18 12:01
人浏览

  【核心提示】
  “个人账户里少3%,社会统筹账户未必用到我身上,那我以后的养老金不是少了吗?”昨日,年满34岁,在福州一公司里做企划的钟先生这样向记者表示。继本报去年12月31日在A12版报道了《养老新政 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问题。
  在这时,作为社会养老险的补充,企业年金大有迅速“蹿红”之势。在今年1月1日刚开始实施的养老新政中,第九条明确提出,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企业年金。昨日,记者从我省企业年金的主管部门———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企业年金因属企业自愿,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在办理,不过我省对此鼓励政策挺优厚的。那么,为何企业年金受冷遇?办了企业年金,退休后的养老金会增加多少?到底该如何办理企业年金?就此,记者进行了详尽采访。
  【政策】
  企业年金可减少养老压力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所需的费用,可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也可企业单独缴纳。
  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为58.5%。“替代率”是一个保险术语,指的是养老金替代在职工资的比率。也就是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还不到在职工资的6成,只能保证人们退休后“温饱”。
  但是,对凡是参加企业年金缴费的企业职工来说,这样的压力稍小一些。因为在退休后,除领取基本养老金外,还可以有额外收入。
  那有没有建立企业年金,退休后的养老金会相差多少呢?举个例子,一个30岁的员工,假设其月收入为2000元,并直至60岁退休时收入不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大约为700元。如果该企业的企业年金计划划入个人账户中的缴费率级为个人7%、企业2%,在工作期间建立企业年金,其退休后的养老金将增加700元左右,即企业年金可让养老金翻倍。
  也就是说,他退休时,个人账户里除了自己缴纳的:2000×7%×12×30=50400元,还有企业缴纳的:2000×2%×12×30=14400元,可以任他一次或分次领取。这还不包括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利润。记者从我省目前企业年金的投资效益来看,这个数字每年在3%左右。
  企业年金方案应提交职工大会通过
  企业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为职工办理企业年金,年金的分配,应根据职工贡献大小和工龄长短确定档次,具体数额由企业在年金总额内自行确定。
  制定企业年金方案应按集体协商的原则,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考虑大多数职工的基本利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企业年金方案草案,应当提交职工大会讨论通过。
  企业年金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参加人员范围;(2)资金筹集方式;(3)职工企业年金个人账户管理方式;(4)基金管理方式;(5)计发办法和支付方式;(6)支付企业年金待遇的条件;(7)组织管理和监督方式;(8)中止缴费的条件;(9)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企业年金有4个管理主体
  企业年金市场化运作必然存在能否保值增值的风险。按规定,为化解这方面的风险,企业年金需建立不同管理服务机构的相互制衡制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管理主体,即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人和基金托管人“四种人”。
  企业应成立企业年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它可依据合同法有关规定,委托其他管理主体,即全部是具有资格的市场主体。2005年8月2日,国家公布了首批37家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开办企业年金业务,企业年金已到了进入实际的操作阶段。
  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之间存在一种制衡关系。
  【优惠】
  企业缴费5%以内的税前列支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年金基金可按照国家规定投资运营。
  国家实施企业年金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提高企业职工退休后的收入,并逐渐地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差距。以福州市为例,目前,企业养老金水平约为600元/月,机关事业单位则在1400元/月左右。
  为促进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我省在2004年通知中明确规定,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按国家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超过5%的部分在企业自有资金中列支。
  对此,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企业年金的税优政策高于其他地方4%的标准,对企业年金的支持力度可谓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4000多家企业参保了企业年金,但符合2004年5月起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合格报备的,目前省内企业仅60多家。
  有专家分析,未来几年,企业年金每年都会以1000亿元的规模增长,2010年我国年金总量将会达到1万亿元。
  【问题】
  多数企业不愿“锦上添花”
  企业对企业年金的冷淡,除了不了解的原因之外,还来自企业自身经济能力的原因。专家介绍说,我国企业需要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率加在一起已经超过40%,很多企业没有更多能力再为员工建立“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企业年金。
  记者了解到,企业负责人的担心主要来自两点:一是年金的风险问题,二是成本问题。“2004年我们在岗人员的平均年收入超过了5万元,按5%的比例缴纳,平均每人的年金2500元,如果在企业工作30年的话,每人就是七八万;而且,有市场化投资运作的成分,运作得好可以增值,管理不善也可能贬值,这直接增大了企业的风险,还不如直接给员工发奖金。”
  有专家认为,即使税惠政策出台,能否激发企业建立年金的热情也仍存变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状况,企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为了节约成本,企业不会主动建立企业年金,事实上不论是4%甚至更多的税前成本列支,都远远不如索性省下年金这一块。
  记者了解到,目前,最舍得花钱替员工购买养老年金的,主要是电力、IT、石油、电信、银行、证券等行业企业。目前购买企业年金最多的要数国有企业和合资公司,而我省民营企业所占比例甚至不足一成。
  【办理】
  须找“四种人”签合同报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年金从补充养老保险演化而来,从1991年开始,我省就在莆田市公交系统等地进行试点。由于有“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5%以内的可税前扣除”的激励,省内打算办理企业年金的企业也不少。[page]
  “企业制定的年金方案,须报送劳动保障部门备案,没有报备的,不属于企业年金。报备时,还必须拿出四个合同,《委托管理合同》、《托管合同》、《账户管理合同》、《投资管理合同》,说明企业找到了有资质的‘四种人’管理,才可能成为合格的企业年金。”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养老保险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企业年金基金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资金,因此,必须委托给托管人保管,如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和资产管理等金融服务机构,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市场化管理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领取】
  3种情况可领企业年金
  职工在退休时,可以从本人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中,一次性或定期领取企业年金。职工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的,不得提前提取资金。
  除了退休,提前领取企业年金只有两种原因:出境定居人员的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
  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职工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企业年金制度的,其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可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
  【专家】
  企业年金注重防范风险
  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解释说:企业年金不能代替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更不是企业年底给职工发的奖金。它是国家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更好地保障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而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
  由于是自愿执行,在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并不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影响年金市场迅速发展的瓶颈是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员工交企业年金的钱,是企业在员工税后工资中代扣的;若干年后,员工可以领到的企业年金,应该按什么样的个人所得税缴纳,目前国家也没有明确政策。”在省劳动保障厅的专家看来,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是推广企业年金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有关专家评价说,企业年金真正功能应该是防范风险,如在企业遇到风险时或是员工因故需要提前退休时,启动这笔资金,以便为员工提供相应的保障。企业年金对员工和单位来说都是件好事,使员工更看重企业未来的发展。

声明:该内容系作者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以及互联网相关内容整合,如有侵权或者错误内容请【联系】平台删除。
查看更多
拓展阅读
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