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讨薪法律咨询

北京
讨薪
不想继续工作,三个月的工资不到80%,80%也不给我,也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北京法律问答顾问
北京法律问答顾问律师
0人看过
来到光山县杏山村挖鱼塘。打工开挖机。到月就开工资。他以种种理由,就是不给开工资。我该怎么办?
打工工资不给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求助,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农民工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千万不能采取爬楼、堵路等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工资不给工资条属于什么行为工资不给工资条属于侵权行为。工资条就是工资单,证明职工收入的明细的,记录了工人的月收入细目和总收入。企业不提供工资条属于侵权行为,职工可以投诉用人单位,投诉用人单位应注意携带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相关的书面投诉材料、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拖欠证明等。工资单是员工所在单位定期给员工发工资报告单的单子,单位都给员工发工资报告单。
廊坊法律问答顾问
廊坊法律问答顾问律师
0人看过
我是一个打工者,给老板打工两个月,他不给工资
如果您已经为雇主工作两个月但尚未收到应得的工资,您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与雇主沟通:首先,您可以尝试与雇主进行直接沟通,明确表达您对于未收到工资的关切,并询问原因。有时,这可能是由于误解、遗漏或暂时性的财务问题导致的。书面记录:确保您有与雇主的沟通记录,如短信、邮件或通话记录,以证明您已尝试解决问题。如果雇主未能给予明确的答复或解决方案,您可以考虑书面形式向雇主发送工资请求函或催款通知。寻求法律援助:如果与雇主的沟通未能取得任何进展,您可以考虑咨询当地的劳动法律专家或法律援助机构,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法律途径。报告劳动部门:您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报告雇主的不支付工资行为。这些机构将对此进行调查,并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您的权益。提起诉讼:如果其他途径均未能解决问题,您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雇主支付您应得的工资。在此过程中,您可能需要寻求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请注意,具体的法律程序和解决方案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因此,在采取行动之前,最好先咨询当地的劳动法律专家或相关机构,以确保您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刘冰冰
刘冰冰律师
0人看过
北京2018年乌鲁木齐平均工资
北京平均工资是指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是衡量经济水平的参数之一。平均工资数据反映了全市城镇非私营、私营部门就业者的平均水平。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7560元,同比增长11、6%,月平均工资为6463元,比2013年的5793元670元。2015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85038元,同比增长9、6%,月平均工资为7086元,比2014年6463元了623元。2016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92477元,同比增长8、75%,月平均工资为7706元,比2015年7086元了620元。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与多项社会保障项目直接挂钩,2014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事项均将按“新标准”执行。数据显示,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比私营单位员工年均工资高了近5万元,差距比上年扩大4387元。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依然是金融业,22548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倍。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五条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一)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二)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三)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四)运动员体育津贴。【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眉山法律问答顾问
眉山法律问答顾问律师
0人看过
5/9